“消炎”、“止痒”这类字眼本是描述药品疗效的,如今却出现在消毒产品的包装说明书上,误导消费者。近期,广西卫生部门对南宁市场上的部分抗(抑)菌产品进行了抽检,合格率为60%,不合格的原因是产品说明书夸大疗效。
根据卫生部《2012年卫生监督重点检查计划》,自治区卫生监督所近期在南宁市4家药店对10个抗(抑)菌产品进行抽检。在抽检的10个产品中,标签说明书合格的6个,合格率60%;4个不合格产品是由于标签说明书标示有“明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或“使用方法与药品类似用语”等宣传内容,如“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痛等作用,适用于冻疮引起的红肿、溃烂等”,违反了《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的规定。
在以往的抗(抑)菌产品抽检中,产品违规添加激素、抗生素也是常见的不合格原因之一。此次抽检中,卫生监督部门选取3个膏霜剂型产品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检测项目为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结果均合格。
据介绍,消毒产品并非药品,按照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不能将用于药品的抗菌素等成分用于这类产品中,在销售时也不能以药品宣传。消毒产品和药品的明显区别在于,一个是“消”字号,一个是“药”字号。消毒产品只能起到消毒的作用,只有药品才具有治疗疾病的疗效。但一些厂家为了产品疗效,往往会添加一些本用于药品中使用的抗生素,并在销售时也以药品自居。还有的产品则是直接在说明书上“动手脚”,用“抗菌”、“消炎”等字眼吸引消费者,实际上却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监督人员提醒,擅自加入激素或抗生素的产品可能短期内确实能起到疗效,但是在用量、安全性等方面都没有保证,反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对标签说明书违反《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的产品,卫生监督部门已责令经销单位下架处理,停止销售,并向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发出协查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