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邱小学门口贴出“生源已满”的通知,但仍有不少家长不愿离开。记者 徐冰摄
缘由公办学校资源更好
排在队伍前头的唐杰紧紧捏着装有报名资料的塑料袋,为了能帮小儿子在万秀小学报上名,他提前3个月就开始准备相关的手续材料了,为办各种证件和证明,他还专门回了几趟老家。
唐杰从宾阳来南宁已经有10多年了,两个孩子都是在南宁出生长大的。小儿子今年已经7岁了,去年因排队太靠后而没有机会进入万秀小学,就让孩子继续在幼儿园等了一年,他说今年早来排队就是不想“重蹈覆辙”。
其实,除了在城里挤破头地报公办学校,唐杰还有另一个选择,可以让孩子轻松地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但那样做的代价,就是让孩子回到乡下老家,成为一名留守儿童。
说起这个沉重的话题,旁边的几名家长都按捺不住了,纷纷接过话茬表达自己的观点。
“家里没人帮管教孩子,很怕出意外。”范先生是安徽人,在南宁跟一个装修队伍做工。他说,去年暑假期间,老家村里的几个留守儿童家庭就发生了悲剧。
一些家长还附和说,除了农村的教育资源没有城市好外,一些地方的风气还不大好。“很多孩子无心向学,初中都没毕业就混迹社会,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管教,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坏。
提醒勿因“死守”错过就学年龄
在官桥小学,一名老师给了坚持等待的家长一个电话号码,说是如果没能找到学校,可以向兴宁区教育局反映,再由对方调配。刘女士拿着一张纸很认真地记下了对方的号码。
万秀小学副校长顾爽说,学校今年有500多人报名,比去年多了150多人。“今天下午下班前,符合条件的材料都会收,再报给上级部门调配。”顾爽说,今年学校计划招收新生2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比例超过一半。即使不能在万秀小学就读的,城区教育部门也会调配到周边的其他两所公办学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官桥小学的黄校长表示,近年来,学校周边外来务工人员暴增,学校给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就学名额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适龄孩童就学需求。她建议家长可以把孩子带到周边的学校就读,不能错过孩子最适当的就学年龄。
据兴宁区教育局基教股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前几年开始,该辖区地段生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比例,就已经达到1∶1。尤其是虎邱、官桥、交易场等地带,更是进城务工人员聚集地,周边小学的招生压力也特别大。今年,虽然该辖区的公办学校招满后,就不再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报名材料,但兴宁区教育局还是要求学校尽可能腾出教室增班,招收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