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2013届艺术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广艺美术馆举行,展出的120余幅作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三个国画种类。作为广西首批获得艺术硕士的学生,这31位学生无论是对广西美术教育改革,还是对漓江画派走向全国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
有意识地打造南方艺术风格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属于我国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其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e Arts,英文缩写为MFA,包括创意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电影、戏剧、戏曲、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制作等艺术创作领域。2008年,全国有33所院校有招收艺术硕士的资格并开始招生。广西艺术学院于2009年获得招收艺术硕士的资格,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此次参展的31位同学就是当年的首批获胜者。
据桂林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伍小东介绍,艺术硕士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与以往文学硕士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在定位、教学和考核上都有所区别。“文学硕士往上还有博士、博士后,艺术硕士在它的体系里已经是最高的学位了,所以对他们专业技能上的要求要比以往高。”这种新的培养方向与广西文化的建设,尤其是漓江画派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联系从桂林中国画学院的导师上就能看得出来——黄格胜教授是漓江画派的领军人物,郑军里、余永健、陈再乾、阳山、伍小东等教授也都是漓江画派的主力成员。“我们有责任去思考,怎么通过教学促进新时期漓江画派这个文化品牌的建设,”伍小东说,“导师们在教学时在题材、内容、艺术形象上选择有地域特色的元素,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提醒他们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意识地打造南方艺术风格。”
南宁的题材画都画不完
观看此次展出的120多幅作品,南方气息扑面而来,山水画中能看到广西常见的山林池塘、漓江风光,花鸟画中的紫荆花、朱瑾花、芭蕉、棕榈等植物遍布南宁街头,人物画里,侗族、苗族少女,赶圩的农妇,甚至是东南亚女子,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张冀山来自甘肃敦煌,在他的作品《敦煌印象》中,可以看到苗族少女、农夫、水田等形象,但看上去并不像传统概念里的国画,原来,他使用了广西本地的泥土作为颜料,以壁画的形式表现广西的风土人情,显现出某种沧桑感和脱落感。
花鸟画方向的段单和邹尚辉也不是广西人,但三年的学习让他们对广西、对漓江画派产生深厚的感情,“不管我们以后在不在广西工作,漓江画派的绘画语言、教学理念和地域性花卉都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段单说,“漓江画派强调写生化和生活化,我们也学会了在写生中搜集素材进行创作,这种理念会随着我们走出广西传递到更多的人中间。”邹尚辉对段单的说法也非常赞同:“南宁的金花茶公园、植物园、南湖公园这些地方,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热带植物的绘画题材,我们画都画不完……我们的作品中传统的梅兰竹菊题材不太多,但其实我们的图式、笔墨语言都是从梅兰竹菊中提炼出来,再运用到南方花卉中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