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血荒” 机制保障采供血稳定
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血需求的快速增长,全国各地的“血荒”常常见诸报端,尤以冬季与夏季为甚。在一些城市还在为“血荒”而困扰时,南宁市血液供应却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局面,血液库存基本能保证临床用血,时有偏紧状况发生,但都不至于“闹血荒”。
除了市民热心积极参与献血,南宁市应对献血淡季的确“有两手”:在特殊时期通过特定人群献血来补充库存量。3年前,为了应对每年7月、8月因高校学生放假导致献血量减少这一状况,南宁市首创“公务员献血月”活动,号召广大公务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效果是明显的。现在一些城市也效仿我们,开展公务员献血月活动。”龚祖康说,此举既能缓解献血淡季的用血紧张,又能发挥公务员的带头作用,号召更多人献血。
与公务员献血月活动一样,每年1至3月开展的“医务人员献血月”活动,也为保障我市冬季临床用血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社会上,民众误认为献血有害健康,这是很多人不愿意献血的原因之一,让医务人员带头献血,对于纠正献血有害健康论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龚祖康说。
如今,临床用血需求增长过快,对于集聚了多家区直大型医疗机构的南宁市而言,临床用血压力倍增。“南宁市民所献的血液,救助了许多来自全区各地的危重患者。”龚祖康说,保守估计,当前全市各医疗机构用血量每天至少500个单位(一个单位按200毫升算),但献血人数平均每天在300人左右,还存在供血缺口。为此,南宁中心血站在加强无偿献血宣传的同时,还专门设立招募科,与全市各大驻邕高校、企事业单位联系,动员团体献血,以补给全市血液库存量。
模范引领壮大献血者队伍
1998年10月2日,朝阳广场流动捐血车上,电信公司职工韦沛常第一次献血,之后坚持了十几年。2000年,在韦沛常的带动下,爱人龚艳弟也开始献血。他们因此当选南宁市首对“五星级献血之星”。十几年来,夫妻俩经常一起到朝阳捐血屋献血,还时常比一比谁献的多。不仅如此,在夫妻俩的影响下,他们身边的朋友也加入了固定献血者的队伍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受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的羊建明影响,许多大学生成为献血者、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在南宁市公安局副局长王义的带动下,不少民警热心献血;通过“熊猫血三姐妹”的道德引领,南宁市稀有血型固定献血者队伍越来越壮大……“模范的引领作用不能忽视,我们的献血者队伍正在不断壮大。”龚祖康认为,献血模范不仅能带动别人献血,还能鼓励市民坚持献血,受到感召尝试献血后坚持下来的市民不在少数。
而从临床角度看,固定献血者血液合格率相对较高,更能保障血液质量与安全。近年来,南宁市非常注重建立一支健康、低危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其间“献血英雄”功不可没。据悉,目前我市稀有血型、机采成分血、全血都分别建立有固定的献血者队伍,占无偿献血群体的53%,有效保障了全市的用血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