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乡风貌改造五期工程正式启动,五期工程将以“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为中心,推动“建新拆旧、特色民居塑造、城中村改造”三项试点工作,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镇,这是6月13日从我市召开的城乡风貌改造四期工程总结暨五期工程启动会上传来的消息。市委副书记李泽、副市长魏凤君出席会议。
2012年,我市城乡风貌改造四期工程完成7个县区、14个乡镇、22个村屯的2989户房屋外立面改造,完成村屯绿化项目15个、垃圾池30个,建成综合整治村屯10个,命名特色名镇名村1个。启动的城乡风貌改造五期工程总体思路为“一中心、三着力、一打造”,以“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为中心,着力抓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推动“建新拆旧、特色民居塑造、城中村改造”三项试点工作,着力拓展城乡风貌改造工作内涵,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镇。新增建设特色旅游型名村——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
会上,李泽就做好城乡风貌改造五期工程提出几点意见。第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风貌改造与“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领会“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是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的深化,要按照“一中心、三着力、一打造”的总体思路,把风貌改造与“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努力推进。第二,统筹协调,合力推动,深入开展风貌改造与“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要着重做好“特、清、建、管、严”五篇文章。“特”即在规划设计上强调特色和个性,规划要体现壮乡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亚热带风情。“清”即一方面要清除干部群众的落后思想观念,干部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作风,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发动,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清洁乡村”活动是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自己得益的事情,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深入做好“三清洁”,深入开展清理卫生整治大行动,重点清理陈旧垃圾堆、圩镇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村前屋后等脏乱差突出的地方。“建”即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点抓好道路硬化、排水沟建设、垃圾池配备以及乡村污水处理设施修建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管”即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村民自治组织、保洁员、农户”的作用,要制定有关管理办法与标准,完善管理机构,确保资金投入,加强工作考核;要创新政策法规,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风貌改造和“清洁乡村”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五老”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农村建房管理和“清洁乡村”活动纳入《村规民约》;要制定《保洁员聘用办法》《保洁员工作责任》《保洁员考评细则》等保洁员管理制度;要出台村规民约,实现农户自我管理、自我维护。“严”即严格问责制度。第三,加强领导,强化保障,确保按时按质完成目标任务。一要进一步做好规划,特别是做好重点县区、乡镇、村屯作为示范点的规划和城中村改造规划;二要进一步抓好示范点,把名村名镇、建新拆旧、城中村、主要干道沿线的示范点规划好、建设好、展示好,做好示范;三要进一步创新政策,整合资源,激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四要进一步抓好结对帮扶;五要进一步抓好督查问责;六要进一步加强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