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局居民外迁只留空村
近几年来,广西通过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名镇名村建设、村镇规划集中行动、特色民居塑造等,使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的古村落得到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但传统村落保护点多面广,实施起来面临多种困局。
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管理处处长彭新唐介绍,传统村落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设施差,生活水平低。而且,很多地方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认识不足,缺少保护规划和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加上各级财政预算都没有专项保护经费,大量古村落得不到有效保护和维修,濒临消失”。
朱涛认为,许多古村落荒芜衰落,主要原因是无人居住和使用。
据悉,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时代后,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或外出打工,或外迁择地建新居,或进入城镇居住和就业,很多古村落逐渐沦为留守村、空心村。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日晒雨淋之下,大批古村落历史建筑破败,民间风俗、传统文化等日渐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