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头岁尾的临近,广西高铁开通运行也进入倒计时,成千上万高铁人,正风雨无阻、夜以继日地战斗在千里铁道线上。
精检细修不夜天
11月25日20时,夜幕下的南宁,万家灯火,南宁电务段南宁车载车间列控车载设备维护工区宋福兴,又象往日一样,给几名职工开班前布置会:动车跑的高铁新线线路复杂,石砟可能会打上来,车底检修的时候要注意检查速度传感器、应答器天线,车上检查ATP、LKJ设备换装……。据了解,该工区于10月17日成立,共有职工14人,其中10人现今正在外地学习,主要负责入库动车LKJ列车运行记录装置和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检测维修工作。
交代完应该注意的检修事项后,宋福兴背着笔记本电脑,带上工具包,和年轻的女职工韦文静走向屯里动车所检修库。我们发现他们的工具包里只有螺丝刀、钳子和简单的测量电压的万用表。“由于工区才成立不久,很多专业的动车检修设备还没来得及配备。我们现在带的工具只能检测动车故障,具体的维修还得靠驻扎在这里的厂家来完成。”宋福兴说,“现在工区正在一步步完善中,扭力扳手等动车检修设备很快就到了,那时我们就能真正检修我们的动车了。”
据了解,目前高铁正在进行紧张的联调联试,该工区的职工除了晚上需要给入库动车检修,白天至少还要添乘3组动车或检测车。由于动车、检测车白天开行时间早,他们一般早上五六点就要起来了,晚上检修完回到寝室,都差不多半夜十一二点了。因为人手紧、工作忙,职工们双休、节假基本没有保障。像工长宋福兴,家就在南宁,但10月份以来,他只回过两次家。“我这种是典型的‘同城不同居啊’!”宋福兴自我调侃道。
领完一人一个的作业区作业牌,做好入库登记,我们进入到检修库。库内,最右边似乎望不到头的长长检车线上,两组白天闪电般疾驰的白色“和谐”号动车正安详地“酣眠”。动车上方的LED电子屏上显示的“无电”二字,表明职工们正要给动车组做无电检修作业。
宋福兴和韦文静拿着手电沿着地沟走向第一组动车车底。“应答器天线、速度传感器这些车底的电务设备,主要检查螺丝有没有松动、外观是否被碰撞……”宋福兴一边检查一边给韦文静讲解。韦文静是个90后,今年8月刚入路,工区有7个像她这样的职工。在工区师傅边检边教的细心教导下,韦文静很快掌握了基本的检修技能,现在也成为工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做完车底检查,师傅们来到驾驶室。宋福兴和韦文静一人操作一人确认,通过车载列控显示装置的人机交互界面,眼看、口读、复诵,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核对列车运行产生的各项数据。
大约过了40分钟,这一组动车基本检修完。宋福兴将ATP防护系统的记录数据下载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上,他介绍说,现在检修设备还不齐全,只能把数据下到电脑上,回去抓紧时间连夜分析,发现问题马上跟厂家联系解决,避免影响第二天正常行车。说完,宋福兴和韦文静又钻进另一组动车车底,开始新一轮的检修……
担当高铁拓荒者
11月25日12时10分,位于南宁动车所旁的南宁通信段GSM-R车间无线测试工区,尘土漫天,穿梭的水泥罐车,以及繁忙的施工现场,在向世人表明,这还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工区。
崭新的工区办公室里,只有工长韦世胜和一名员工。“除了我和另外一个昨晚参加库检的职工,其余的都上检测车、动车去了。”韦世胜告诉我们,工区共有6名职工,主要负责有着动车“导航仪”之称的无线列调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
办公室内,各类规章制度还没来得及挂上墙,除了几张拼凑在一起的空荡荡桌子,还有一台被一束电线连着的CIR出入库检测设备。“这是检测车上通信设备性能的工具。”韦世胜指着那台CIR检测设备说,“不过它也只能检查个大概,具体问题还得靠我们实地检查。”
按照规定,动车每运行48小时,就必须入库检修一次。动车白天在线路上跑,因此只能晚上入库检修。每次检修,两人为一组,从凌晨1点一直忙到5点左右才检修完。由于工区职工都住在3公里外的地方,通往工区的道路凹凸不平,灰尘极大,每次摸黑过来上班,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据韦世胜介绍,上个月初,动车所投入使用,该工区也正式接触动车检修,高铁动车上的通信设备要比普铁的更先进更复杂,检修难度大很多,工作一个多月后,韦世胜感触很深,普铁用的无线列调系统、防护报警系统,以及高铁专用的G网移动频段,在动车上都集中在一个小小的显示终端上,检修的程序和方法都跟以前有很大不同。“幸好我们段提前做好准备,去年开始就组织职工到设备生产厂家和外局学习,现在工作起来才不至于那么棘手困难。”韦世胜感叹。
由于尚在建设中,这里的工作条件也极为艰苦。工区办公室是才交付使用的,在没有办公场所之前,他们开会或研究问题,都是随便找块地方,蹲下来一起讨论解决。最要紧的,恐怕是如厕问题。“不怕对你说,刚来那两三周,这里连厕所都没有,我们解决内急都是跑到办公室后那座草木茂盛的山上解决。”回想起刚来时的生活,韦世胜显得有些尴尬:“不过这都是以前的事,现在间休房也快建好了,以后的工作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