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举行首次免费公益花坛葬集中安葬,并计划5月份将海葬推行到钦州
伴随着凝重的音乐,亲属手捧先人的骨灰,集中在花坛前 记者 赖有光摄
祈祷先人在鲜花绿草中安息 记者 赖有光 摄
在悲哀里缅怀,在伤痛中追思。昨日,南宁青龙岗长安墓园内,白银岭花葬区一片肃穆,逝者骨灰坛被缓缓葬入花草丛中。这是当天广西在此举行的首次免费公益花坛葬集中安葬仪式现场。
仪式上,首先向本次花坛葬的先人敬献花篮。随后,参与仪式的全体人员肃立,向先人默哀致敬,礼宾员致献祭文——《向生命致敬》……来自全区各地的逝者亲属陆续通过殡仪工作人员,把逝者骨灰坛安葬入花坛中。花坛边的香台上点燃一支香烛,许多逝者亲属在默默悼念。
据介绍,自从自治区民政厅发布将举行花坛葬集中安葬仪式的消息,并向社会发布征集令后,全区各地逝者家属踊跃报名。昨日,共有251户逝者亲属到来,318位逝者骨灰坛参与集中安葬,有近600人参加了昨日的花坛葬仪式。
此次集中举行公益节地花坛葬,是将骨灰放置于特制的可降解环保骨灰坛中,深埋于花坛之下,3个月内其自行降解,与泥土、鲜花融为一体,让逝者归于自然。花坛可循环利用安葬,花坛葬是不保留骨灰的生态安葬方式之一。
如果说从保留遗体到不保留遗体,推行火葬是殡葬改革的第一次革命,那么,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实行生态安葬则是殡葬改革的第二次革命,其根本目的就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因此,节地生态葬式葬法被称为第二次殡葬改革的开始和需要。自治区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梁愈军表示,采用花坛葬、海葬、树葬等多样化处理骨灰,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环保意识的完美结合,是“厚养薄葬”新风尚的具体表现,广西将着力推行这些生态环保的新葬式。
此次参与花坛葬集中安葬的逝者亲属,每户将得到纪念证和500元现金奖励。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传统的葬式,花坛葬简单、节约,也便于后人寄托哀思。由于广西土葬比例相对仍很高,因此花坛葬对于殡葬改革意义重大。由于殡葬改革的压力还是来自于群众的传统观念,因此,广西也在落实中央的殡葬改革精神,制定广西的具体措施,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殡葬改革举措,相关政策很快将实行。
另据了解,广西民政部门去年在北海推行海葬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此,除将在桂林进一步推广花坛葬外,今年将把海葬推行到钦州,时间计划在5月份,避开台风的季节,有海葬需求的逝者亲属可到当地殡葬服务机构或民政部门咨询。
【侧记】
愿逝者在布满鲜花的天堂里安息
这是一个春天已走到中间的季节,春意融融,草长莺飞。
南宁市长安墓园,白银岭,花葬区。伴随着哀而不伤的乐曲,逝者将融入大地,归于自然。来自桂林的华侨郑仕堂一家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手捧亲人的骨灰盒,神情庄重地步入花坛葬场地。花坛中央的松柏被装扮得很漂亮,绿色、自然,郑仕堂的哥哥和母亲被葬入松柏下,与青山相伴,与花草苗木为邻。
撒几把寄托着无尽哀思的花瓣,对着逝去的亲人三鞠躬,一支黄菊浓缩着所有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忙完这些,郑仕堂感慨良多,他告诉记者,选择这样的葬法,顺应了生态环保殡葬的大势。以前曾顾虑先人没有悼念之地,后来经过和家族人员商议,大家都同意了,并怀着新思想、新观念来做这件事。
郑仕堂的侄女郑秀琴,专门从台湾赶回来参加集中安葬仪式。她说,看到亲人安息于花草树木间,感到很欣慰,日后也将常在空余时间回来凭吊。郑秀琴说,他们原打算采取海葬的方式,但因相关部门未确定集中海葬的时间,家族里的亲属有居于香港和台湾的,最后商议决定采取花坛葬的葬法,让先人在清明时节入土为安。
花坛葬集中安葬仪式举行得简单而不失隆重,温馨且极具人性化,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逝者有尊严地落葬,让众多逝者亲属感到欣慰不已。来自南宁的逝者亲属毛桂琼就表示,亲属们对壁葬、传统墓葬都有过了解,但还是觉得选择干净环保的花坛葬更好,这也给后人提供了一个聚会追思之地,每年的清明时节他们都能来祭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