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自治区老龄部门获悉,从今年9月开始,广西12349平台尝试在南宁试点推行“预约式”订单补贴服务。
据了解,“预约式”订单补贴服务即试点社区60岁以上的“12349虚拟养老院”入网老人,在需要家政、维修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时,要通过拨打“12349”预约服务,由话务员指派相应服务商上门服务。不论单大单小,服务难易如何,只要按质、按时完成服务,商家凭客户所签的服务评价单,即可到12349领取30元服务补贴,每月一结。也就是说,入网“12349虚拟养老院”的老人,只要通过12349预约上门服务,就会得到30元的服务优惠。
据悉,目前,由自治区老龄办及南宁市民政部门指定的14个试点社区分别为:人民北一里社区、朝阳社区、中华社区、明秀社区、明秀南社区、万力社区、新竹社区、凤岭北社区、蓉茉社区、新锦社区、二桥南社区、菠萝岭社区、五一中社区和翠峰社区,它们将作为南宁市“12349虚拟养老院”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补贴的首批试点社区。凡试点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在该社区登记入网,成为“12349虚拟养老院”的入网老人。
12349公益平台将对为试点辖区内60岁以上的入网老年提供服务的商家,按订单给予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补贴。首批列入补贴范围的服务有:家电维修、水管维修、钟点陪护及疏通水道等。通过“预约式”订单补贴服务,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加盟商家上门服务老人的积极性,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让更多的老年人正确地认识和相信12349,选择由政府扶持的12349公益服务。
据悉,试点成功后,“预约式”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补贴模式将在全市推广。届时,涉及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虚拟养老院”服务项目,都将纳入补贴范围。
■相关新闻
南宁将为建康复训练室养老机构发补贴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吴福大)昨日,记者从南宁市民政局获悉,该局近日下发了《关于资助南宁市养老机构建立康复训练室的工作实施方案》,将为南宁市每个建立康复训练室的养老机构提供一定补贴。
据了解,为帮助南宁市养老机构建立康复训练室,南宁市民政局将给予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一定补贴。获得补贴的养老机构须具备以下条件:是南宁市本级、县(区)民政部门登记获得核发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养老机构;获得核发《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法人)》的各类以养老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养老院、老年公寓等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已经正常开展运营收住老年人,并运营良好,近两年来无违法违规记录;具备设置康复训练室的场地,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
南宁市民政局表示,将坚持经济、实用和实惠原则,用好政府有限的补助资金。据了解,建立康复训练室的建设资金由南宁市本级福彩公益金支出。对于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补助标准不同。
在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方面,运营状况较好,服务质量较好,床位入住率较高,获得较好评价的政府建设及运营机构,每个机构补助10万元;运营状况、服务质量、床位入住率一般的政府公办机构,每个机构补助5万元。
在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方面,登记床位大于(含)15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每个机构补助5万元;登记床位100—150张的养老机构,每个机构补助4万元;登记床位小于100张的养老机构,每个机构补助3万元。
补助资金仅限于养老机构购置基本康复训练器材设备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