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获16.5亿元以上专项资金
获得“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资格,就意味着南宁市在未来三年将获得16.5亿元以上的国家专项补贴资金,这也是南宁市继去年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三年15亿元补贴资金之后,获得的又一高额中央单项补助,是南宁市历史上荣获国家城市建设单项补贴最高的一次。
南宁市为此做了大量的试点基础工作。首先,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2014年,南宁市森林覆盖率达47.5%,建成区绿地率达36.64%,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80%,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
其次,南宁市积实施了多个世行、亚行贷款支持的水治理项目,并实施了截污治污三年攻坚计划(2013—2015),已投入300多亿元推进“中国绿城”和“中国水城”建设,完成了一定规模的海绵城市工程。同时还创新城市生态治理的投融资模式。目前,“南宁海绵城市”的雏形已经随处可见,大片植树栽花、大幅提升绿地率,地面停车场铺设多孔砖,人行道上铺设透水砖,都在满足城市居民使用功能之余,具备了内涝防治的“海绵”功能。
搭建管理框架完善机制体制
为申报海绵城市试点,南宁市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完善相关机制体制建设,制定《南宁市既有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改造项目评审和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同时,要求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土地出让、“一书两证”发放、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加强建设过程的管控。此外,南宁市还在制订财政鼓励制度,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实行按效付费,探索投融资模式创新。
3月27日,北京。南宁市“进京赶考”——参加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在参与答辩的全国22个城市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评审答辩决赛桂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