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婚后培养感情,阿公体贴入微
说到阿公喝酒生病的事,阿婆有些嗔恼。她说,阿公年轻时干什么活都不如他,让她不高兴,没想到老了还要让她担心。责怪两句后,阿婆很快又笑了起来:“我当时根本不想嫁过来,但这都是命啊。”
阿婆是1913年出生在林圩镇东庄村六花屯的,离阿公家所在的黄全屯只有1公里,但两人直到成婚也未曾见过面。阿婆说,那时的婚姻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没有离婚这回事儿,结了婚就得过一辈子。
阿婆10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她和弟弟生活。阿婆18岁那年,在媒人的“牵线”下,母亲命令女儿嫁给邻村幼年丧母的16岁小伙子黄大美。阿婆当时不肯嫁人,但拧不过母亲只能从命。两家都是穷苦农民,当时的聘礼是一担米、一担肉、50斤米酒,嫁妆是一床被子、一顶蚊帐。
当时,阿婆是坐大花轿过门的。即使是84年后的今天,阿婆还清楚地记得出嫁的所有细节。出嫁的前2天,她和母亲去周鹿镇上扯回来2米白布,之后连夜用染料把布染成了大红色,并让村里针线活最好的大婶给缝制了嫁衣,还弄了一块红布盖头。办喜事那天,4个壮汉抬着一顶大红花轿到韦家娶亲,花轿前还有2名吹唢呐的男人左摇右摆……
“看到他,就很不满意。瘦瘦小小的。”聊起洞房夜见到新郎的那一幕,阿婆说道。阿婆说,当时新郎才16岁,还没她长得高呢。
可阿婆没想到,当年那个瘦小的男孩,婚后竟百般谦让她,一直陪了她84年。近10年来,阿婆眼睛不好使,阿公就揽下所有的活,每天上山砍柴烧热水给阿婆洗澡,还烧饭做菜给阿婆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