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环保部门生活污水直排成了硬伤
打开南宁地图不难发现,南宁市大多数内河水源是水库:可利江的源头是天雹水库;心圩江的源头是峙村水库;朝阳溪发源于罗伞岭水库……“虽然上游有水库,出于水源保护等因素,水库里的水并非源源不断流入内河。南宁市的很多内河水质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不到活水补充。”南宁市环保监测站总工程师黄素华介绍,即使水库有时给内河注入活水,这些水流经市区时,因内河市区段污染严重,整条内河的水质也无法得到较大改变。
一份2014年南宁城市内河水质类别评价结果显示,南宁城区18条内河除八尺江为V类水质,其他内河均为劣V类水质。南宁内河存在氨氮、总氮、总磷等多种超标污染物。据介绍,按照地表水国家标准,水质分五类,类别越高,水质越差。而劣V类水的污染程度已超过V类,表明这些内河处于重度污染状态。距离市中心地段越近,污染物超标的倍数越高。
按照南宁市城市内河规划与功能设计,内河本来的功能是收集城市雨水、泄洪、排涝。为什么一条条内河都成了“藏污纳垢”的臭水沟?
“主要还是内河沿线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导致的。”黄素华说,南宁还没有一条内河达到完全截污,大量污水流入内河,“排入内河的污水,绝大部分都是生活污水”。
新闻链接
南宁内河整治历史大事记
竹排江、朝阳溪、心圩江、可利江等南宁市区内的13条内河曾经是南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其他污染源废水进入邕江的主要排污渠道,这既使河道淤积,又影响了邕江的水质
据了解,从朝阳溪的整治发端,南宁内河大规模整治行动已经走过了18年历程。
●1997年12月,朝阳溪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00年6月完成市十三中至少、大坑口段(下游)3公里的敞开式整治。
●1998年8月,朝阳溪二期工程开工,至2002年10月完成二十八中至十三中段(中游)约3公里的覆盖式治理。
●2005年,继朝阳溪整治工程之后的有一个内河综合整治工程——竹排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为8.7亿元,环境综合治理的长度为9.52公里,河道整治的宽度为100米,总绿化用地达到了27.6公顷。
●2007年至2008年,南宁市投入12.79亿元用于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分为河道治理和环境、生态恢复工程两大部分。
●2007年10月,可利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开工,规划建设内容有全长4.22公里的河道整治工程、59.6公里的污水管网工程、补水工程及生态恢复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为9.15亿元。
●2009年5月6日,《南宁市城市水系整体规划》获专家原则通过。按照《规划》,全部内河的整治投资额逾300亿元。
●2013年,《南宁市截污治污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18条内河流域建成区范围内的截污工作,实现水清、无味,逐步恢复内河水体的生态功能。到2015年,南宁市的污水处理设施及主干管网要全部建成连通,建成区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污水处理水质全部达标排放,污泥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安全处置率达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