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粤港澳桂平台”牵线搭桥
“对他们的功底有非常非常深的印象,看得出他们的表演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练习,配合十分默契,”第一次看来自广西的粤剧剧团表演,澳门曲艺界的“大姐”娥姐竖起了大拇指,“不用说了,大家有目共睹。”
被家人搀扶着的杨丽珠老人很激动,“他们演得太好了!”杨丽珠多年前移居澳门,是原南宁戏剧院的前身南宁粤剧界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她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与粤剧大师红线女一起合作粤剧影片《搜书院》,一个演小姐,一个演丫鬟。如今,红线女去逝已经有一年,杨丽珠看到来自家乡的演出,高兴地与演员们和乐手们合影留念。
“我们都没想到大家能有这样的交流机会,”永乐剧院的前经理陈渭泉告诉记者,他在10多年前就与南宁戏剧院梅花奖得主梁素梅有过联系,但苦于渠道不畅直到今年5月才再次与梁素梅联系上,得知《目连救母》要到澳门上演,了解剧团实力的他不遗余力地进行推荐。“看,那么多硬桥硬马的功夫,戏迷们可有眼福了。”
陈渭泉说的5月,正是由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粤剧院、南宁戏剧院、香港新光戏院、澳门萦笙辉曲艺会共同打造的“粤港澳桂文化大平台”相继在广州、南宁举行系列活动的时间,这是基于粤剧是粤港澳桂及东南亚多国共同的文化记忆,毗邻相近的广东、香港、澳门、广西四地集合四地力量、一同推进文化共享的举措。而南宁粤剧团的此次澳门之行,正是“大平台”搭建起来后外出巡演的第一场。
“早早就有人在门外排队等候入场,演出期间没有交头接耳,2个多小时的演出时间也没人早退,这是戏迷们对剧团实力的认可啊,发叉烧饭都没有这样的效果,”本次演出的舞台监督、澳门星辉曲艺会会长杨才源很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