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道修复整治工程开始围挡施工 赖有光 摄
被誉为南宁“第一城市大道”的民族大道,自西向东的延展建设是首府发展的缩影,承载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它的修复整治也牵动着南宁市民的神经。14日上午,民族大道维修整治工程开始进行第一期围挡封闭施工。目前,部分路段人行道已经进行封闭,正在进行绿化带改行车道施工,在完成围挡的主车道,施工设备业已进场。
市民期盼提升“南宁第一道”
民族大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南宁市建设时间跨度最长的道路之一,目前东段尚未完全建设完毕。东西走向的民族大道几乎贯穿整个南宁市,一头是南宁的老城区,一头是蓬勃发展的凤岭新区,中间是兴旺繁荣的埌东新区。可以说,民族大道之于南宁,仿如长安街之于北京,世纪大道之于上海,是南宁市经济发展和人文风貌的象征。
然而,由于设计和建设时间不同,民族大道南湖以西的路段路幅宽54米双向6车道,南湖以东的路段路幅宽60米双向8车道,导致两段的通行能力不同,特别是西段通行能力偏低。加之近年来南宁市车辆呈现井喷式增长,作为主干道的民族大道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为此也有不少网友调侃道:“南宁第一道”也是“南宁第一堵”。
在民族鲤湾路口某小区居住的刘先生就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每日早高峰和晚高峰,驾车出行都非常拥堵,有时候快到小区门口了,还得堵上半天。在凤翔路一企业工作的市民李女士则表示,地铁施工对民族大道的道路和人行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急需进行整体的修复整治。比如民族会展路口这一段,路面高低不平,既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也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希望能够对其进行改造提升。
目标瞄准“广西壮乡第一路”
值得高兴的是,市民对民族大道的诉求和期许很快得到了回复。3月14日,民族大道全面维修整治工程正式开工。
目前,民族大道维修整治工程正在进行第一期围挡封闭施工。部分路段人行道已经进行封闭,正在进行绿化带改行车道施工,在完成围挡的主车道,施工设备业已进场。围挡完成后,第三方检测中心将进入围挡施工区域内进行弯沉检测及雷达扫描,确定裂缝、坑槽、沉陷等路面病害处治的区域,为现场施工提供依据。
市重点办副主任何韬佑表示,民族大道是南宁城市东西向重要主干线,尽快做好民族大道修复整治工作,不仅是市民群众畅通出行的迫切需要,而且对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首府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备的承载功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民族大道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对南宁的城市道路建设具有引领性和标志性作用。通过本次修复整治工程,民族大道将被打造成为“广西壮乡第一路”“南宁首府第一街”。
面对这样一条承载着南宁历史的“长龙”,在进行修复和整治工作时,除了需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还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布局。
修复提升打造优质“立体交通”
民族大道修复整治后的交通功能成为市民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此次维修整治的重点。据悉,本次修复整治将对民族大道东西段车道不一致的情况进行改造,通过优化将南湖以西路段由现状的双向6车道,改造为双向8车道,以便提高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压力。
道路修复改造工程包括道路路面及病害处理,民族大道—凤凰岭立交整饰,新建人行过街设施,道路沿线强弱电力线路迁改,电力箱体迁改和装饰,新建弱电管沟,路口改造,人行道改造,港湾式公交车停靠站的土建工程,迁改及新建交通岗亭,智能交通、城市家具(垃圾桶、车挡)、路灯、交通设施及标志的更新完善等。
民族大道两侧单位、企业和居民小区较多,但行人过马路只能通过主要道路交叉口,绕行距离较远。此外,随着地铁1号线的逐步建设完成,城市交通由单纯的地面组织方式迈入了地上地下共同发展的新篇章。交通元素的增加,意味着在未来的道路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适应其交通工具更加复合多样的需求。据悉,本次修复整治工程将在鲤湾路、民族广场、麻村和人大会堂4处新建人行地道工程,让市民过马路更加方便快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