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座谈会现场。记者李慧婷 摄
5月4日上午,南宁市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座谈会在北宁路47号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顺利召开。当天,青年企业家代表、青年文明号代表、青年学生代表等各界青年共5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9位来自扶贫工作一线的青年代表从各不同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了他们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社会组织带头人、青年窗口负责人,如何主动关注扶贫问题、关爱扶贫人口、关心扶贫工作,代表全市广大团员青年表达了为圆满完成我市精准扶贫工作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共青团南宁市委书记王亚楠表示,南宁市广大青年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攻坚上,勇担时代使命,锐意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勇做助推扶贫、投身扶贫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要勇于到广大农村和贫困工作的一线中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到国家建设和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争当精准扶贫的“突击队”和“特种兵”;要发挥脑子活,肯创新的优势,力争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列,争当就业创业的“先行者”和“领头雁”,用激情和热情汇聚强大的青春正能量。
据悉,“五四”青年节当天,南宁市各县区团委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兴宁区团委举办了“青春舞动互联网+”五四青年电商创业文化活动;邕宁区团委组织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举行了主题座谈会;良庆区团委开展“青春助力扶贫攻坚”主题活动等……在全市营造了青春奉献、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村官创立农家合作社 利用网络销售农产品
李夏是来自横县石塘镇灵竹社区的大学生村官,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农村创业的故事。2012年,李夏选聘成为了大学生村官,他放弃了在英国留学的机会,选择到农村开始创业梦想。他说,“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远离高速发展的城市,具备相当的发展空间,是值得青年才子施展能力,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带着这样的抱负,我来到了那片富硒的土地——横县。
“刚到农村,我面临的是对农事的不了解以及村民们对我的不信任。农户们觉得我不过是政府派来“镀金”的年轻人,待十天半个月就又回去了。现在很多村民想起这件事都感到疑惑,这小伙子不但待了下来,而且一待就是好几年!”李夏谈到了自己刚去社区时遇到的困难。
刚到社区,李夏还差点闯了祸,“我刚拿到土地的时候,看到前茬作物留下了大量甘蔗叶子,按照传统的习惯需要点火烧掉。但我却点了把顺风火,连片的火势快速蔓延。最后,村里很多兄弟出来才帮助我把大火扑灭。这次事件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做事业千万不能心急,只有稳当做事,踏实创业才有可持续发展。”
随后,李夏不断查阅农业书籍以及到实地了解农事以后,他和老主任提出了自己的设想:针对当地农户施用化肥单一,导致土壤板结的情况,换部分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在一茬作物收获后,老主任欣喜地发现这一改良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在合作的过程中,李夏也渐渐拉近了和村民的关系。
有了不断的知识积累和实践,李夏在农村的创业开始逐步推进。2012年底,李夏建立了面积150亩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与此同时,为了鼓励更多村官加入创业富民的队伍,李夏还号召并成立了横县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得到了许多村官的积极响应。
去年,李夏带头成立了夏农家合作社,主要进行农产品直销,通过在南宁市布置直销网络,通过O2O、B2B、B2C的复合营销模式将健康的农产品消费体验带到城市。
李夏说,自己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个节目叫《马向阳下乡记》并感触颇深。“里面描述的主角马向阳是一名来自城市,对农村不了解的第一书记。他的故事让我这名在基层奋斗创业的村官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我而言,在农村克服万难拼搏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我所奋斗的这片土地生出金子’!”
女大学生组建团队奋斗一年公司营业额逾八十万元
包华英是一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她来自玉林市博白县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在她高考那年不幸病逝,而母亲体弱多病,难以承担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家中有四个兄弟姐妹,两个弟弟今年将参加高考,家中所有的开销全靠哥哥一个人在外打工支持。
靠着国家助学贷款,包华英才得以走进大学校门,大学期间,我连续两年获得国家一等助学金。在国家的资助及学校、老师的帮助下,包华英即将完成她的大学的求学之路。
2015年4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包华英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注册成立了广西麦哲伦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公司法人、总经理,带领团队开展创业实践,为建筑企业提供人才猎头、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创业期间,团队经历了启动资金少、项目及客户资源少等困难,但包华英和同学们咬着牙慢慢走出了困境。学校和建工学院还免费为我们创业公司提供了办公场地、水电及网络、校友和企业等资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和扶持下,截止目前,公司营业额已经达到八十万元,被评为学校优秀创业项目。
包华英说,“在我心里,时刻涌动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以及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因为靠着这些帮助,我这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幸运的完成大学的求学之路,并开启了人生另一道门。现在虽然自己取得了些许成长和进步,但我深知,自己距离国家、学校及老师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我将更加刻苦努力,不负青春年华,用奋斗改变家庭的命运,努力成长成为一名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时代青年。”
企业高管带领南宁爱心公益团 十多年坚持捐助不忘初心
黄忠智是中石油广西分公司一名高级主管,同时他也有另一个身份:广西南宁爱心公益团负责人。提起这个公益团,黄忠智介绍道,广西南宁爱心公益团成立于2005年9月,现有成员2318人。公益团主要关注山区学龄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针对乡村最薄弱的村级小学,将教育扶贫从器物层面,导入教育质量层面。通过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管理、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学生兴趣,使贫困的乡村孩子,同样有机会接受有品质的基础教育。
10多年来始终关注并帮助着农民工子女尤其是留守儿童,成功策划、发起、组织或参与的捐资助学、走进社区扶残助弱等大小型公益活动300多场次,直接帮助困难儿童3万多名(次),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间接受益群众高达几十万人。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超过五万个小时,志愿者服务千人以上。
黄忠智说,“现在国家正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个公益类的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一直致力于帮助贫困村的孩子,我认为对于精准扶贫的对象,不仅仅要在物资上给予帮助,最重要的还是鼓励受助他们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足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去年,黄忠智作为青年社会组织界别代表,光荣当选了市青联第八届委员会常委。平凡义举,大爱无声。黄忠智表示,“我们青联所有志愿者还会继续一如既往的通过前沿思考、问题意识、躬身实践来影响和感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事业中,让爱心成为一种善举,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
85后小伙子成为第一书记 吃住在农家只为找穷根、识真贫
85后小伙子路丞是团市委派驻马山县古棠村的第一书记,在进驻到古棠村后,路丞吃住都在农家,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找穷根、识真贫,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后盾单位和乡党委政府反馈情况,依靠组织的力量,帮助那些真正困难的贫困户。
经过4个月的走访路丞发现,劳务输出是贫困户增收最直接见效的措施。路丞说自己所在的古棠村总人口2064人,有劳动力1222人,其中外出打工776人。通过对外出务工人员情况进行分析,在县内乡外务工的193人,主要是在附近林场做打零工,该群体主要特征是文化程度低,用普通话沟通能力差,约8成在贫困线以下;县外省内务工的431人,主要在大化、都安及南宁市务工,主要特征是投亲靠友、组团务工,约4成在贫困线下;省外务工的152人,除家中有重病人外,该群体基本没有在贫困线以下的。
为了帮助村民从打零工向长期稳定务工转变,路丞和同事重点掌握了一批在南宁务工人员的联系方式,在团市委、市人社局的帮助下,多渠道发动马山、隆安、上林等贫困县乡村有就业需求的青年前来参聘,帮助贫困村青年增收成才,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
为了引导古棠村的儿童们好好学习,将孩子们的心留在课堂,将他们的眼界扩展到城市,路丞和同事们还为古棠小学安装“温暖浴室”,使住校师生洗上热水澡;安排“希望书屋”等项目,捐赠书籍、文具价值约3万元;设置奖学金1万元,鼓励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奋发图强;为每名学生采购冬装、夏装校服各一套,冬鞋一双,并捐赠8成新童装1000件;联系“南宁市流动少年宫”、“南宁日报小记者团”等活动,引进支教老师40人次。希望通过这些具体的实际行动,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文化的人。
路丞表示,“今后,我们还将保持这样的工作热情,以‘一个也不能少’的责任心,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在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等各项工作中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