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鸣区府城镇渌龙村,但见每家每户门前都摆放着腌制酸笋的大塑料桶,少的七八个,多则二三十个。渌龙村“两委”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引导群众种植竹子,发展竹笋加工产业,效益和环境双促进,让农民喜尝发展生态经济的甜头。
距离府城镇政府13公里的渌龙村谷多溪多,全村有农户260多户。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村“两委”根据本村的地势实际,积极引导群众在山沟和低洼地、小溪旁种植麻竹、大楠竹,发展竹笋加工产业,全村竹子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家家户户发展竹笋加工。村民用山泉水精心腌制酸笋,一周即可销售,也可长期存放,一到两年都不会坏。除了加工成酸笋,村民还将竹笋制成笋干,竹笋加工制品无污染、无公害、原生态,别有风味,大受消费者青睐。“种植加工竹笋这几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首选门路。”村支书潘海洋高兴地说。渌龙村因竹出名,因笋脱贫,据了解,仅销售竹笋制品一项,最低一户年入账1万多元,高的达三四万元。村民苏瑞高这几年每年靠卖酸笋、笋干,年均收入4万多元。富起来的村民添置了小车,不少人还在城里买了房。
种植竹子不仅涨了农民的钱袋子,还美化了村庄,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如今渌龙村漫山遍野竹子风姿绰约,渌龙村一年四季“身在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