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11月11日下午举行企业家座谈会,40多位民营企业家及国家有关部委相关负责人就金融危机影响下,民营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新的劳动合同法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会议指出,危机蕴转机,困难即机遇,有国家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只要树立信心,加强自主创新,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谋得生存和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新文参加会议。座谈会由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政立主持。
陈昌智在讲话中强调,对非公经济企业,政府在监督、服务方面要改进,相关法律法规要完善。他提出,当前世界经济环境恶化,非公经济企业树立信心是关键。如果信心缺失,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高度重视,相继出台积极措施救企救市,民营经济在困难中也迎来了机遇。非公经济企业自身也要敢“破茧”,勇“自救”。非公经济企业不能过分依赖政府救助,要针对自身存在问题,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尤其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强联合创新,在管理上创新,在技术上创新,在产品上创新,这样才能在非常时期顶住压力,求得生存和发展。
会上,企业家对当前经济形势下非公经济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畅所欲言,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一些企业家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对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严重影响,民营企业信心不足,对发展处于观望态度。民营企业遭遇困顿,除国际形势等客观因素外,我们自身也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一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很好地得到落实,加上税收机制尚未尽合理,民营企业负担过重等不利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企业家们建议,建立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与为企业减税、让利同样重要。民营企业自身资金不足,扩大规模受到限制,融资贷款难度大,发展后劲受阻,税额偏高,企业负担偏重。政府职能部门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对待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在目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要加大扶持力度。日前,国务院已采取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全力支持中小企业,让许多面临困境的民营企业吃了“定心丸”,也为今后的发展增添了信心。希望国家今后在政策上对民营企业更加倾斜,如加快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和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劳动合同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公平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