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在全国排位并不靠前的广西,该怎样凭借自身特色“杀出一条血路”?与国内一流名校相比,区内70多所规模、办学都存在差距的高校,将如何“四两拨千斤”,确立自己在国内乃至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10月17日,自治区教育厅召开“促进我区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大调研大讨论”电视电话会议,组织全区70所多高校的主要负责人探讨广西高等教育未来8年的发展思路。
广西专家外省学习
高校改革应该怎么走,区外高等教育先进省市是榜样。为了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确立2013年至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前不久,广西派出多名教育专家,到高等教育发展走在前列的上海等省市考察先进经验。上海地方院校明晰的高校发展思路,让广西专家印象深刻。
早在2008年,上海的市属高校便提出了不同层次、高水平、有特色发展的路子,注重培养高校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不搞大而全。例如,上海理工大学的定位是培养“卓越的工程师”,招生办学便以工科为主,保证工科学生的比重。该校还与德国知名工科大学合作办学,使得该校的毕业生一出学校便有了“国际竞争力”。
高校至少要一把“利刃”
在当天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自治区教育厅还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及配套的高教重点建设、高校发展定位及评估考核等4个征求意见稿,要求各高校趁这个机会摸摸自己的底子,想一想将来的高校改革之路该怎么走。
其中,《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振兴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40%(目前仅为目标的一半左右)。广西大学的动物科学和农学、广西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广西民族大学的小语种……事实上,广西不少高校都有自己能叫得响的学科。如何在外省名校积极“抢生源”的背景下,让高考考生愿意选择广西“本地姜”?《振兴意见》指出,广西高校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类考核很关键。高校不应片面追求大而全、规模“上档次”,不能“浑身都是刀,把把都不利”。而要做到讲起某个学科某个专业,就能想起某所高校,或者学校“在某一领域国内先进、区域高水平”,或者“小规模、特色鲜明”。总而言之,不论是综合性、行业性还是本科、高职高专院校,都要有自己的发展定位和特色。
会上有专家建议,为了鼓励高校特色化发展,相关部门应启动“资金杠杆”,对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广西高校进行“最实际”的资金倾斜,多给建设项目、多给生均经费。
高校办学质量要向社会公布
记者了解到,针对目前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振兴意见》提出,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广西重点产业、急需产业、特色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还建立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避免某些专业的“人才过剩”。
此外,高校的办学质量到底怎么样,再也不是教育行业内部“关起门来”谈的事情。《振兴意见》有关高校评估的意见征求稿提出,广西要“实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各高校每年对学校办学定位、教师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管理、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措施和计划,形成《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于下一年度3月份向社会公开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