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农民群众深入而生动地理解十八大精神?广西南宁市组织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三支队伍”开展十八大精神农村宣讲,充分发挥他们既熟悉政策又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将“官话”与“村话”结合,利用走村入户、文艺节目、彩铃广播等宣传方式,打造宣讲十八大精神的“农村专线”。
记者在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那务村看到,本地出生的大学生村官黄力旬正向一些村民发放宣传资料,用当地方言讲解十八大精神。“他懂十八大精神,又会说本地‘村话’,村里的老人们也都听得明白”,老党员甘超豪说。
黄力旬告诉记者,现在老百姓都忙着收稻谷和甘蔗,他们就在村头、村尾悬挂横幅和标语,并利用农作间歇和中午收工回来的时间,走到田间地头或者把村民组织起来,运用资料、投影仪、音响设备等向老百姓宣讲十八大精神,对行走不便的老人就主动上门“补课”。
在上林县西燕镇侯面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小斌与当地村干部一起组织的主题为“争当党的十八大学习标兵,创建南宁市文化新村”的文艺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不少群众。“他们组织的节目不但有味、好笑而且也看得懂!”一边看着文艺表演,一边嗑着瓜子的刘大姐笑呵呵地说,“全国都在学习十八大精神,我们也来学习学习,关心一下国家政策。”
山歌、舞蹈、小品、师公戏……吴小斌引导当地的彩霞艺术团,将党的十八大报告解读融入到各种表演形式中,让群众易于接受。而今,彩霞艺术团自编自演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节目就有20多个,受到了群众喜爱。在邕宁区那楼镇,当地“三支队伍”不仅通过遍布各村的广播系统宣讲十八大精神,还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将十八大精神中与“三农”有关的内容设置成镇村干部的手机彩铃,让老百姓更方便学习十八大精神。
记者了解到,在宣讲十八大精神过程中,南宁市“三支队伍”不局限于政策内容的简单讲解和传播,而是紧密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宣讲,收到良好效果。
邕宁区那楼镇屯了村村民黄永隐说起“十八大”来滔滔不绝:“新农合补贴比例提升了,农村低保也提档了,农村的社会保障越来越好”;“第一书记带我们学习农业技术,引进大公司帮我们致富,现在养一头猪能赚三五百元,桑蚕的价格也上去了,我觉得收入翻番很有希望”……屯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梁美宁告诉记者,他们结合村里扶贫发展和村民生活实际,介绍十八大带来的新政策、新变化,使得农民对于十八大精神有了真切的了解。
为扩大宣传覆盖面,南宁市还引导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每人主动联系1名农村党员、5名普通群众“一对一”地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并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优势,积极与后盾单位、相关部门联系,邀请专家教授和领导干部到基层宣讲。
南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雷应敏表示,南宁市通过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身体力行、走村串户、派发资料,逐步实现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在农村的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