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超市平价蔬菜摊位前挑选蔬菜 记者孟娟娟摄
“买菜?去菜市场啊,便宜!”这可能是许多“买菜达人”的经验。不过,从去年开始,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超市里也出现了平价菜,有时比农贸市场的还要便宜。这些菜为什么会这么便宜?其实,这得益于南宁市去年开始大力推进的“农超对接”———相继在超市建立了6个“农超对接”平价蔬菜销售点。
据了解,从2008年起,商务部、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超对接”。截至去年底,“农超对接”已被广大连锁零售企业认可并实施,其中“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零售企业采用的最普遍的模式。尽管没有成为“农超对接”试点城市,南宁也在大力推进“农超对接”,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就近买到更多低价、安全的农家菜品。
“农超对接”效果如何?超市平价菜便宜安全很受欢迎
实行“农超对接”后,超市的蔬菜价格降了吗?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平价蔬菜销售超市。
在北京华联超市盛天公馆店,品种多样、新鲜水灵的蔬菜整齐地摆放在台子上,价格标签上均标有“平价××元”。其中,芥菜的价格为1.2元/斤,生菜为1.18元/斤,上海青1.6元/斤,西洋菜1.1元/斤。
在称重台上方的电子屏幕上,公示出了物价部门的 “平价农副产品与市场平均价格对照表”。工作人员称,这些标有“平价”字样的菜都是通过“农超对接”渠道进入超市的,价格跟菜市的差不多,有些比菜市的更便宜,而且经过农药残留检测,绝对安全。说着,她还向记者展示挂在称重台旁的每日蔬菜农残检测记录表。
下午3时许,在北大路利客隆超市内,记者看到不断有市民来到平价区挑选蔬菜。超市公示的价格表中标明,黄瓜的全市平均价格为2.4元/斤,而平价区的黄瓜最高限价为2元/斤;芥菜的全市平均价格为1.47元/斤,平价区的最高限价为1.2元/斤;生菜全市平均价格为1.84元/斤,平价区的最高限价为1.6元/斤,价差幅度均在15%左右。此外,超市还根据季节变化和顾客的需求差异,每天设置4款低价蔬菜供市民挑选,包括西红柿、白萝卜、胡萝卜、青椒等。
平价蔬菜为何便宜?直接从蔬菜合作社采购成本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超市的菜价总是比较高,为什么这几家超市的平价蔬菜价格那么低呢?“主要是得益于‘农超对接’。”北京华联广西分公司办公室主任丘琼表示,以前超市是从五里亭批发市场和淡村农贸市场批发蔬菜,等于是从批发商手中拿菜,成本比较高,因此蔬菜售价比菜市高,很多人不愿意来买。
自2011年北京华联在南宁成立配送中心后,超市开始直接与农村的蔬菜合作社合作,提前将第二天需要的蔬菜品种和数量告知菜农,自己采购、自己配送。“绕开了批发商这个环节,成本自然就降了下来。”丘琼说。据统计,自从销售平价菜后,华联超市每天在生鲜货品上的销售量就增加了20%左右。
目前,南宁的7家华联超市共与5个生鲜产品合作社有合作,仅蔬菜,每天就要从菜农手中收购8000多公斤。在超市的生鲜产品中,通过“农超对接”渠道进入的已达50%,多为时令蔬菜。
“南宁模式”有啥亮点?建农产品收购站为农户超市搭桥
与村镇里的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的做法,是“农超对接”的方法之一。在南宁的一些连锁超市,通过与农业合作社合作的方式建立起的农产品收购站,成为“农超对接”的特色和亮点。
去年,广西利客隆超市有限公司就在南宁那陈乡平上坡建立了一个占地约800平方米的农产品收购站,共有两层,一楼是300多平方米的收货结算区。在大王滩附近的村民,农忙结束后就会拨打收购站雷史武的电话。雷史武是超市驻扎在站点的负责人,他的电话号码对外公开,为的就是方便与村民联系。哪家的辣椒可以收了、哪家的豆角已备好货等着过磅了……都是雷史武跟村民打交道的话题。
“收购来的产品,我们检测合格后,就分发到利客隆在市区的26家分店。”利客隆有限公司负责人称,收购站收购10余个果蔬品种。其中,瓜果类有香蕉、黄皮香瓜、西瓜等,蔬菜类以根茎类为主,如茄子、黄瓜、豌豆夹、豆角等。农产品收购站建成后,日均交易额达5000多元,基本解决了农户“种出容易、卖出难”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减少了蔬菜等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超市进货成本,把价格让利给消费者。“我们销售的蔬菜价格比附近农贸市场(2公里范围内)同等品质的蔬菜低10%以上。”该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