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农场主在农场烤乳猪,接待前来观光享受农家乐的游客。记者 唐辉吉摄
自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概念后,各地迅速开始了相应的探索。截至5月1日,广西工商部门先后在贵港、南宁等地核发了近200个家庭农场营业执照。
这一全新的概念究竟该如何定义,它会给今后的农业生产形态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记者到贵港和南宁等地进行探访
1 贵港南宁先行
近200个家庭农场破“土”而出
4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贵港市港南区新塘乡谭启雄的养殖场,这里喂养着500头即将出栏的生猪。谭启雄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概念后,他觉得国家在这方面应该会有相应的扶持政策,立即与亲戚筹资建了这个养殖场。
新塘乡万福村的宋育春从2001年就开始养猪,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这些年来时赚时亏,养殖规模一直难以扩大。2009年,他加入了当地龙头企业贵港市扬翔饲料有限公司的养殖队伍,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新建了两个标准猪舍。如今,他的养殖规模扩大到700多头,年均出栏生猪1700多头。
不久前,包括谭启雄和宋育春在内,贵港市共有192名农户获得了工商部门核发的家庭农场营业执照。其中,有64户养殖类家庭农场,52户种植类家庭农场,76户种养殖类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在贵港市之所以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与当地工商部门在准入条件上的放宽不无关系。贵港市工商局副局长张建文说,既然要扶持家庭农场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按照法无禁止即可进入的原则,只要具备工商登记注册的条件,他们都优先给予注册。至于家庭农场的土地规模、养殖规模,可由相关农业部门做相应的规范。
在南宁市华侨投资区,工商部门也核发了两个家庭农场营业执照,农场主分别是卢志敏和刘成海。南宁华侨投资区工商部门参考了福建泉州的做法,要求种植面积在30~200亩之间。“太小了不成规模,太大了又不是单纯一个家庭做得过来的。”南宁华侨投资区工商分局副局长李广斌说。
2 尚处摸索阶段
相关扶持政策未确定
“我们共有60亩果园,种了茂谷柑、龙眼、荔枝、草莓等六七种水果。”47岁的卢明善和妻子都是南宁华侨农场农科所的职工,跟果树打了20多年的交道。农科所每个职工可种植6亩地,有些职工觉得种果树不赚钱便外出打工,卢明善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租赁了48亩地,租期20年。
目前,卢明善的果园里最赚钱的当属茂谷柑,每公斤果的批发价能达到12~13元钱。此外,培育茂谷柑种苗也能为他带来一大笔收入。“每株苗大约可卖6元钱,这几种果今年应该能为我带来30万元的收入。”卢明善说,随着今后几年挂果的增多,收入或许还会增加。
对于这些已经成为农场主的种植户和养殖户来说,成立家庭农场究竟有什么好处,国家方面有什么配套的补贴,他们十分关心。
贵港市工商局副局长张建文说,给家庭农场正式颁发营业执照后,意味着这些种养大户由自然人变成经营法人,由个体农户变成经济组织,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今后,一系列扶持政策会向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主倾斜,他们将在银行贷款、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化基地申报等方面获得诸多好处。
此外,由个体农户变成经济组织后,工商部门可以对这些家庭农场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逐渐出台相关农产品安全规范,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个人无法为自己的产品申请绿色食品标志和3C农产品认证,成立家庭农场之后,这些问题可迎刃而解。”南宁华侨投资区工商分局副局长李广斌说,成立家庭农场之后,农场主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在向银行贷款时有一定的优势。至于家庭农场的相关补贴,目前暂时没有具体政策,工商部门只能尽量往现有的一些补贴政策上靠拢。
比如说卢明善的家庭农场,按说应该将他作为农场主来申请,但最后下发营业执照时,他那刚从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毕业的儿子卢志敏成为了农场主。“卢志敏属于返乡就业的大学生,以他的名义来申请家庭农场的话,可套用目前对于小微企业的补贴政策,能获得最高额度为3万元的补贴。”李广斌说。
刘成海也属于返乡就业的大学生,他的果园有57亩,已经与人签订30年的租赁合同,种植甜瓜、葡萄等。
3 盈利模式待解
谁来带领家庭农场赚钱
对于很多农户来说,注册成为家庭农场,如果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那就缺乏实际的意义,他们需要借这个机会获得有关部门的扶持政策,并让自己的盈利能够长期而稳定。
卢明善告诉记者,他的果园目前尚无稳定的销售渠道,主要靠一些批发商过来进货,此外,由于担心某一种果在某一年滞销,会给自己的果园带来大的冲击,他会有针对性地分散种植,比如说不会因为茂谷柑最近很好卖就大量种植。他很希望成为家庭农场之后,能够由政府在相关方面给出服务和引导,让他们能够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贵港养殖类家庭农场的盈利相对来说更有保障一些。当地农业龙头企业贵港市扬翔饲料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扶持和发展养殖类家庭农场,公司先行提供种苗、饲料、兽药,以及疾病疫病防控技术指导,并保价回收成品猪、成品禽,示范和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家庭养殖业。这种模式使得养殖户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
今年猪价下跌,贵港当地一些养殖散户损失惨重,其中有部分养殖户因元气大伤已经放弃养殖生猪。但由于依托于公司+农户的模式,宋育春的养猪场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今年上半年,他卖了663头生猪,赚了6万多元钱,平均每头赚了100元左右。
4 户口因素需考虑
非农户口能否参与进来
有了“合法身份”后的农场主们期待更多改变,但由于相关的配套政策未出台,取得营业执照后的农场主们仍感到一些迷茫。
人多地少是贵港的农业现状,尽管该市家庭农场发展较快,但土地问题却成了该市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贵港市港南区新塘乡谭启雄的例子具有典型性,他的养殖场规模为500头生猪,用的全部是自己的农保地。但相关法律规定,没有得到农保地转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之前,农保地是不能用来建设房屋的。
因此,与谭启雄情况类似的养殖场随时面临被拆除的可能,他们的投入也将面临付诸东流的危险。有些农场主提出,政府是否能够给家庭农场下个定义,为家庭农场用地提供便利。
对此,张建文表示,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家庭农场诞生后,农业户籍的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记者问及非农业户口是否可以租地申请成立家庭农场,南宁华侨投资区副局长李广斌称,他们目前主要考虑的是本地的农业人口。
贵港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的政策是倾向于给当地农户发放家庭农场营业执照。但该负责人认为,不应一味拒绝非农户口进入农业领域,拒绝非农户口不利于更多优秀人才的进入,不利于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
4月28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工商局有关人士。据他们介绍,有关部门对于家庭农场还没有具体的定义,现在各地对于家庭农场的建设属于摸索阶段,“工商部门鼓励达到一定规模的种养主注册成立家庭农场,支持其办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记者采访获悉,家庭农场的建设以及补贴等方面的具体政策,牵涉到工商、税务、国土、水产畜牧、农业、财政等多个部门的联动。在国家层面对于这一概念缺乏具体定义和补贴政策的情况下,家庭农场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