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喷药杀虫的时候,气味比较大,“但是这杀虫的药水是按照1000或1200:1的比例稀释的,毒性对人体影响不大,与蚊香差不多,就算不小心滴到人体上,也就和蚊子叮一下一样,用清水或者肥皂水洗掉就可以了。”邓炳昆说。
由于害虫的种类不同,对付他们的农药不同,化学防治方法也有不同。
对付毒蛾幼虫这类直接附着于树木表面的害虫,采用触杀和胃毒结合的方式;而对付叶蝉等有吸管状口器的害虫则使用触杀加内吸的方式;至于卷伏在树叶里面的卷叶螟等害虫,内吸的方式效果最佳。
顾名思义,“触杀就是直接将农药喷向虫体;胃毒则是将农药喷洒到树叶上,虫子吃了带毒的叶子中毒死亡;内吸就是有管状口器的害虫吸食了带毒的树叶或树干上的汁液中毒死亡”。
希望
植保员工作时
市民能理解配合
今年由于雨水较为丰盛,夏季提早来临,整个南宁市陷入了高温高湿季,无形中给毒蛾的繁殖铸就了温床,毒蛾喜欢集聚在小叶榕、芒果树、高山榕等树种身上,一旦起风,大量的毒蛾便会随风飞到市民身上或者店铺内,导致皮肤病暴发。
3-4人一个车,炎炎烈日下,植保员出动杀虫了。由于长时间接触农药,植保员必须身穿长袖工作服,戴着帽子、口罩、眼镜。
试想一下,30℃以上的气温,湿度又大,全副武装的植保员工作犹如洗桑拿。“没有办法,晚上视线不好、存在安全隐患不说,农药的药效也要借助较高气温发散起作用。”植保所副所长黄旭光告诉记者,因为城市里车流量越来越大,白天作业困难增加,他们也尝试过夜间工作,南宁这个不夜城,有的路段甚至凌晨2时至3时都很热闹。“4日晚上,我们对当阳街的树木喷药作业就是在凌晨4时以后进行的。”
黄旭光说,一车三四个工作人员是标配,一个开车,一个喷药,还有一个作为路人劝导。“我们作业的时候,会对周边的路人和商铺进行解释和劝导,避免喷药期间造成不良影响。毕竟,再低毒它都是农药。”
虽然大多数市民对于植保员的工作都是尊重和配合的,但总有少数人表示不理解,甚至恶言相向,“我们一些植保员还经历过市民对我们扔酒瓶、饮料瓶之类的呢。”一位植保员告诉记者,因为喷药作业期间,一些市民在附近洗车或者吃夜宵,他们不理解做出上述举动。
“辛苦不怕,最怕就是大家不理解、不支持我们工作。”黄旭光希望,市民都能对植保员的工作更加体谅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