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表现:“骑驴找马”,犹豫观望
6月5日,广西人才市场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广西一家房地产投资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坐了一上午,前来应聘的毕业生寥寥无几。她无奈地说,今年公司打算招几十名置业顾问,去年网上招聘时,每天看简历看得眼花,今年却很难招到人,每天只收到七八份简历,招好的人也不来,“被‘放鸽子’很严重,领导一直催着要招人,可又招不到,真是无奈”。
广西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四学生小韦,便是“放鸽子”的求职者之一。他原本通过了一家培训机构业务员职位的面试,月薪1500元,公司通知他第二天到岗。但那一天,他又去另一家公司参加面试,那里工作环境更好,可对方也跟他说定,他没拿到毕业证前工资只有1000元。小韦犹豫再三,两边都没有去。
记者随机调查了驻邕各大高校10名尚未落实就业岗位的毕业生,除了两人没有应聘成功,其他人均有过1~3次求职成功甚至工作过的经历。不少毕业生认为,工作机会是有不少,但合意的不多,薪资、工作环境、晋升空间等,都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少人因此一直抱着观望态度。
这种“骑驴找马”的想法和做法,伤了不少用人单位的心。一家机械工程企业放弃了本科学校,直接到技校招聘工程师学徒,经过几年培养后,学徒可做到服务工程师。一家咨询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坦率地告诉南国早报记者:“我们不想要应届毕业生,他们一只脚踏进公司,一只脚随时准备走人。我们喜欢有过一两年工作经历的人,眼光比较务实。”
自治区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主任高玉广说,从全区的整体情况来看,目前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数大大多于毕业生的数量,但“就业难”的呼声始终高涨,一是工作岗位等达不到毕业生的期望值,二是企业自身也有对人才的要求。另外,一些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还在观望和等待。对此,教育部门鼓励学生们“先就业后择业”。广西艺术学院就业处负责人也认为,目前“就业难”其实是难找高质量的工作,只要毕业生肯放低姿态,找到“饭碗”并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