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大学生的求职季,但不少人发现,许多职业的薪酬与传闻中并不对等
白领“被高薪” 如何掂量薪资档次
眼下正值大学应届毕业生求职季,白领是不少人的职业理想。然而,一些行业实际收入与民间传闻相差较大,影响到应届求职学子的薪水判断,进而给他们的职业规划造成不良后果
1
不少白领“被高薪”
能进银行一直被许多应届毕业生视为抢到“金饭碗”。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做客服工作的李小姐,中文专业毕业。她说,2011年应聘时,能从数百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让她兴奋了很久。工作两年多时间,头顶“上市银行员工薪资人均16.6万元”的光环,每次亲朋聚会,都为她赢得无数羡慕眼光。她却认为,自己“被高薪”了,“我属于银行派遣制的员工,每月工资不到3000元,不光工资标准与正式员工有所区别,就连社会保障的缴付金额也相差不少。银行里,像高管和客户经理这类才是真正高薪族。”每当她作此解释时,多数人都认为她谦虚。
记者调查了解到,“被高薪”的还有公务员、医生、媒体从业人员等职业。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吴雄峻,2010年,削尖脑袋挤进了广西某三甲医院。他说:“进去后只领1800元/月的工资,住在医院的宿舍里,再熬几年,考个编制,待遇估计能好很多。”
据介绍,医学系本科生大多只能去二甲医院或三乙医院,入行薪资更低,且大多数只能被“发配”到住院部或基层社区门诊部,且现在大多数年轻医生都只是“劳务派遣制”,要想通过卫生部门的事业编制考试,除了实力超群之外还得“走关系”。“有些人本科毕业后在医院里待了10年,还是‘没编制’,过着的就是屌丝生活”。
原来,即使在白领行业里也有不少郁郁不得志的“屌丝”,传言中的高薪神话被一个个现实无情粉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