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我市环卫部门针对霾这一空气质量“杀手”,加大了精细规范保洁力度和大型环卫机械作业频率。自本月6日起至12日止,全市各城区(开发区)环卫站投入全部清扫保洁车辆,分三班轮流作业,日均出动冲洗城市道路及洒水降尘车辆209车次、冲洗城市道路及洒水降尘人员867人次,提高了城市道路保洁质量,有效地减少了城市道路扬尘污染。
道路保洁防扬尘
明确频次定时降尘
12月6日市气象台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后,市城市管理局立即编辑短信下发到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和城区、开发区环卫站,要求立即组织冲洗城市道路,并增加洒水降尘次数。12月10日,下文明确洒水降尘的时间间隔要求及每天洒水降尘次数要求,以达到路面净、尘土少的标准;同时加大日常道路洒水降尘力度,要求时间间隔不超过3小时,全市统一安排洒水时间为每天6-7时、10-11时、13-14时、16-17时、20-21时等5个时间段,必须洒水降尘,其余时间段由各环卫站根据路面扬尘、交通秩序等情况灵活安排。
清扫洒水齐出动
作业精细保规范
细心的市民也许会注意到,近期常见大型的环卫清扫车在城区主要干道来回穿梭,所经道路可谓“一尘不染”;此外,不时有洒水车来回对道路进行冲洗和喷雾降尘,进一步减少了扬尘。为了实现市区道路清扫全天候无缝隙,在早晨4点半大面积普扫和上下午巡扫基础上,对主城区主要道路推行24小时保洁,推广道路夜间冲洗作业,建立重点道路刷洗制度,机扫率达到80%以上。其中,环卫大型机械作业对路面实施高压冲洗时也确保精细规范,先将路面粉尘冲至道路两侧下水道或路边沟,再配套机扫保洁,必要时5名环卫工人跟随,不停地用扫帚对冲刷后的路面进行清扫,确保路面清洁,不存留污水。
巡查督办不松懈
死角垃圾不放过
自12月6日开始,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组织3个检查小组,按照城区环境卫生作业标准要达到“七无”“六净”,即“无泥沙带、无果皮纸屑、无塑膜烟头、无砖瓦石块、无呕吐物、无动物尸体、无垃圾堆积,路面净、护栏净、人行道净、路沿石净、排水口净、树穴净”,对各城区、开发区环卫站开展道路冲洗及洒水降尘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共派出检查人员近200人次。死角垃圾是城市的污点,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对死角垃圾采用巡回检查的方式,如果是在环卫负责范围内的死角垃圾,通报管辖城区环卫站派出工作人员立即清理,而其他单位负责范围内的垃圾一经发现,则上报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清理死角垃圾。各城区基本上能按照要求抓好工作落实,道路扬尘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