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雄浑的马山壮族会鼓表演。 晓木/摄
敲响振世鼓,唱起敬酒歌。 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2014年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启动仪式于当天在民族广场举行。以最具传统魅力的壮乡非遗文化节目展演、民族体育竞技、手工技艺展示,掀起阵阵欢乐的热浪。
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与游客驻足欣赏,甚至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的互动环节。
南宁特色,别无分店
在非遗文化节目展演中,马山百龙滩会鼓艺术团的壮族会鼓《振世之鼓》气势雄浑,青秀区青龙江农民艺术团的《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灵动狂野,上林瑶族山歌艺术团的《瑶家欢唱幸福歌》悦耳动听,广西壮文学校的壮族三声部民歌《相见嫌时短》情意绵绵,市非遗保护中心的邕剧折子戏《打闭门》古朴沉厚,一个个精彩节目引来阵阵欢呼。
南京游客魏先生在演出间隙,还拉着家人与青秀区青龙江农民艺术团的演员们合影。他表示,看过许多地方的舞龙表演,但从未见过这么神奇的“芭蕉香火龙”。他说:“与南京、香港等地的舞龙相比,‘芭蕉香火龙’更具山野气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共繁的理念,令人大开眼界。”
在民族体育竞技中,斗竹马、滚铁环、抛绣球、板鞋舞、竹竿舞等将趣味性融入了体育精神,各种优美的绝技动作,让人看得目瞪口呆。不少市民摩拳擦掌,亲身上阵与演员进行竞赛。
现学现做,马上出师
与非遗文化节目展演、民族体育竞技的火爆、热闹场面相比,手工技艺展示算是安静的角落。不过,现场打出的“现学现做”招牌,吸引了一大批“喜静不喜动”的观众。我市各县、各城区的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南宁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包括壮族刺绣、壮族五色糯米饭、艾菜馍、宾阳壮族织锦技艺、宾阳大罗毛笔制作技艺、宾阳油纸伞制作技艺、宾阳扎龙技艺、上林渡河公、邕宁巧姑赛巧、雁江粉利、谭氏草药疗骨法等,让观众在参观之余,还能参与制作手工艺品,感受南宁非遗的博大精深。
上林渡河公传承人黄福连边教记者缝绣上林渡河公,边介绍说:渡河公是从明朝开始流行于上林三里镇一带的壮族民俗制品,用多种彩布缝绣小布人,小布人抱的“南瓜”里藏有艾草、白芷、苍术等多种中草药,所以能散发出淡淡清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特别是在大热天里,绝对提神醒脑,消解暑气”。她对记者缝绣的渡河公评价不错,认为已学到三四成,“回去再练几个月,就可以摆摊做生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