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援助重新给了我一份工作,生活来源稳定了,重燃了我生活的希望!”在南宁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上班的钟昆恒感激地说。
今年年初,在市人社局组织的全市首届公益性岗位招聘会上,像钟昆恒这样重新踏上工作岗位的就有40个。
新的工作重燃家庭希望
今年56岁的施增史,下岗10多年,一直以干苦力养活一家。2013年12月,就业援助的春风吹进了这个困难家庭。在社区居委会及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帮助下,施增史找到一份社区保安的工作,每个月可以领到固定的薪水。
说起家里过去10年的境况,施增史说“苦不堪言”。2003年因企业改制,施增史和妻子一起从邕宁农机厂下岗。如今,夫妻俩还要抚养两个小孩,一个残疾,一个在广西民族大学就读,家中还有一位88岁的老人需要赡养。
为了支撑家庭,施增史和妻子四处找活,打零散工以维持生计,尽管辛苦做工,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两人收入合起来也仅1000多元,而且极不稳定,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2014年南宁市就业援助月活动启动,社区了解到施增史的家庭情况后,将他作为就业援助工作的重点帮扶对象。
“去年底,经邕宁区红星社区介绍,我到新兴苑小区担任保安,月收入1200元。”施增史说。施增史患有残疾的小孩也被安排到红星社区做残联协管员。
稳定的工作,每月固定的收入,让一直为全家人生计奔波的老汉流下了热泪:“我这把年纪还能找到稳定的工作,谢谢,真的!”
政府出资补助公益性岗位
同施增史一样,困难人员陈秀珍也万万没有想到,今年5月12日自己又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每个月能够领到1300多元的薪水,政府还帮助购买了“四险”。
在自治区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运动员公寓值班室,我们看到了正在值班的陈秀珍。回忆起过去的生活,陈秀珍有点哽咽,今年已经45岁的陈秀珍就在半年前还推着三轮车,在街道上摆摊做小生意,为了躲避城管,常常不能安心吃上一顿中午饭。
“现在,我每天就坐在这个地方,看着大家进进出出,保证不发生事情就好,舒服多了。”陈秀珍说。
陈秀珍做的是一份看宿舍的轻松工作。每天陈秀珍就坐在值班室内,守住宿舍门口,看着来往的熟悉的运动员们。
而这样的公益性岗位,工资都是由政府买单,每个岗位补贴1518.24元,另外还有社保补贴(四险: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合计521.4元,一个岗位全额补贴2039.64元。
何为公益性岗位?南宁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益性岗位是各级财政出资扶持开发,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目的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包括财政拨款的市政公共设施设备的管理、养护、清洁、绿化及社会治安、城市交通、车辆保管等公益性岗位;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所属机构的后勤服务性岗位;政府投资开发的非营利性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公益性岗位。
今年以来,南宁市新安排了97个公益性岗位。截至4月,我市现有77个单位开发使用公益性岗位,先后安排1344名困难群众到岗,给他们送去了“雪中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