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高新区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通过评审·罗忆诗现身民歌节演唱会彩排 南宁见到老友很开心·“两会一节”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大地飞歌明晚上演·首届中国—东盟警学论坛推动国际警务合作·新路开通助推“南宁速度” 会展中心到机场无红绿灯·情缘传天下歌梦绕绿城 “大地飞歌”彩排亦精彩·“两会一节”开幕式当天多条道路临时交通管制·澳大利亚国家展馆首次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周红波:以一流成绩服务好“两会一节”·喜迎盛会 特警炫酷·11国农业精品汇聚广西展览馆 精彩看点提前看·广西寻找突破口发展特色旅游商品·绘本作家寂地南宁签售:来南宁感觉就像回家·南宁“不让吃”沙龙倡导零消费“野味”·博览会轻工展明日开展 华南城商品大促销让利市民·博览会期间南宁迎新一轮旅游高峰 错峰游低价实惠
 
小语种人才需求增 留学东南亚要的就是"东西合璧"
发布时间: 2014-09-16 16:32:18   |  来源: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   作者: 作者:刘琼   |  责任编辑: 沈晔

3

变化

“语言+技能”型人才吃香

大学期间,小蒙就读的是广西某高校泰语专业的“2+2”项目,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他在大学毕业后,又申请到了曼谷大学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凭借扎实的中、泰语功底,以及经济专业的科班背景,小蒙硕士毕业后,被泰国一家知名的华文报刊录用,向当地华人推介泰国的风土人情。

世纪桥国际教育雷懿介绍,过去,广西学生赴东南亚留学,主要是学习小语种。近年来,类似小蒙这样的“语言+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受青睐,市场需要更多的既有熟练的语言技能,又具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不只是一个语言工具。

“学生留学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从过去的衔接模式,过渡到现在直留方式。”雷懿说,东南亚留学在2000年左右,直接留学几乎是空白,主要以高校“3+1”、“2+2”等衔接模式为主。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进一步深入,从2005年左右起,广西学生开始直接留学东南亚,近年来还出现低龄化留学趋势。

4

就业

留学生成就业市场香饽饽

现在正值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之际,广西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3+1”模式)的晓霞,对就业却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担忧。“每年有很多企业来学校要人,我们专业很少人考研,听说学长学姐在毕业前基本上都找到工作了。”晓霞说,尽管已经有企业来学校招聘了,但她刚从越南回来,打算先专心地把大四专业课学好。

自信源于专业。晓霞告诉记者,他们刚去越南时,不大敢说越南语,可是生活和学习让他们不得不开口说越南语。待了10个多月后,她一般交流没有问题了。而且,在越南时,他们也开拓了眼界,能发掘一些就业市场。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谭琦丹老师介绍,学校作为国内四大小语种培训基地之一,由于外语班紧贴实务的“3+1”办学模式,不少用人单位反映学生的口语比国内名校的学生还厉害。学生毕业后30%在边境机关单位工作,主要涉及边防、金融机构、商贸、建筑等领域。近年来,这些外语班的招生分数线都在一本以上,且报考人数逐年增加。

而且,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交流的深入,社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少金融机构在东南亚设立分行,需要不少会当地语言的人才。据了解,有家建筑企业有一年把老挝班的十几名毕业生全部招走了,起薪都在1万元。而一大型铝业公司在东南亚设厂,每年都来学校招十几个人,有时还招不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东盟博览会 更多
·中国—东盟博览会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
·中国-东盟礼仪形象大使大赛总决赛即将打响
·中国―东盟博览会促多方合作共赢
·2012中国-东盟青年营:共铸友谊之柱 同顶发展蓝天
·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市跨越发展的助推器
·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成效回眸 品牌影响力提升
·中国-东盟油画展展示交流成果
·4个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落户广西
·广西与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日益深化 期待细化合作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更多
·“一声所爱”新星放歌大地飞歌 拿手民歌大放异彩
·南宁,在用民歌向世界表白
·2013年民歌节文艺演出简约不简单
·汪小敏夺得2013“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冠军
·香港天后郑秀文将亮相民歌节 粉丝关注升温
·林志颖将首次登上“大地飞歌”舞台
·“艳”“妆”以待 惊艳“大地飞歌”
·2012南宁民歌节开幕晚会门票开售 超过4万5千张门票
·《一声所爱》十强诞生 高晓松现场买断选手原创版权
节庆活动 更多
·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10月在南宁举行
·宋寿金彭永强书画作品展中国-东盟艺术馆开展
·园博会南宁各县区活动日内容丰富 展示原生态文化
·园博会各县区活动日精彩继续
·第三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南宁活动日启动
·首届东南亚植物花卉·水族造景展览会开幕
·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9月3日将正式开展
·今年“两会一节”南宁市区放假两天
·自治区、南宁市工商加强“两会一节”节前食品安全监管
版权所有 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电话: 86-0771-552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