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上午,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开赛,一批热爱体操的市民早早来到广西体育中心,大部分是乘坐免费公交来的。为了给运动员们提供更好的交通环境,不少南宁市民在比赛期间自觉“绿色”出行,享受“低碳”假期。
南宁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世锦赛期间,100辆穿梭巴士、335辆官方接待用车、5条世锦赛公交专线免费接送持票观众及持证人员。10月3日至12日这10天内,每天早上7时至晚上23时,5条免费公交专线正常运营,从五个不同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开往广西体育中心,观众凭门票,裁判员、运动员及工作人员凭证件免费乘坐。
早在八月份,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就发起了“绿色出行迎世锦”活动,学校号召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周三尽量选择公交、自行车或步行等方式低碳出行。青年教师们积极响应,在全体学生面前签下“绿色出行”承诺书,并将“绿色环保车贴”贴在私家车上,承诺世锦赛期间不驾驶私家车上下班。
记者了解到,除了学校,很多单位青年员工都在践行“绿色出行”承诺,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各种方式调动社会积极性。共青团南宁市委员会开展“我拍有礼”活动,市民只要把自己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的照片发送到“南宁共青团”微信、微博,就有机会获取世锦赛开闭幕式门票、市民卡等礼物。
记者发现,进入国庆节假期以来,南宁街道上的私家车明显减少,不少人将车“封存”,减少路面交通拥堵及尾气排放,开启“低碳”生活模式,为世锦赛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南宁市为世锦赛设置了“赛事专用”车道,比赛期间每天6时至22时,只允许比赛相关工作车辆驶入。这一举措虽然对市民出行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实施起来也得到了支持和谅解。
“南宁市举行如此高规格的国际赛事,是对这个城市的认可。我们十几天少用车是对比赛的实际支持,也是一种文明的培育,是‘好’市民应当做的。”南宁市民韦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