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调查
横县也曾遭遇“垃圾围城”
“横县样本”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在2000年试点垃圾分类以前,横县县城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平均为70吨,高峰期可达100吨。对于这些垃圾,当时或是任意堆放,或占用农田堆放,污染土壤和水源。后来采取垃圾集中收集填埋方式,可由于技术及管理原因,未经任何处理就填埋的垃圾造成了二次污染。
这种“服务当代贻害子孙”、“清洁城市污染农村”的垃圾处理方式饱受诟病。上世纪90年代,在有关部门的推荐下,菲律宾国际乡村改造学院(IIRR)与横县政府签订乡村综合改造教育合作协议。此次跨国合作,成为横县打破“垃圾围城”的契机。1999年,横县筹建了“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管理项目”,并于2000年9月正式开展分类收集试点。
时任IIRR项目中国部协调员的张兰英说,当时有人提出要从社区这些环境好的地方开始试点,而张兰英却认为,要做好垃圾分类,须从最棘手的地方着手,困难才会迎刃而解。最终,试点被选在当时最脏乱差的西街和马鞍街。两条街有200多户居民,房子背靠郁江,居民们总是随手将垃圾丢入郁江。久而久之,在郁江和这些居民的房子中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垃圾带”,臭气熏天,居民连窗户也不敢开。
经过3个月努力,两街居民不仅主动配合环卫站的工作,且分类正确率达到了95%以上。由于试点效果显著,经IIRR引荐,美国一个基金会和香港浸会大学黄焕忠教授对横县给予项目资金、运作和堆肥技术支持,横县进而向全县推广分类垃圾资源化管理。
3、措施
“软硬兼施”推广源头分类
“横县样本”的特色,在于从源头将生活垃圾分类。在西街和马鞍街启动分类试点后的3个月里,县环卫站成立了垃圾分类指导小组,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并上门指导正确分辨可堆肥和不可堆肥垃圾。200多户试点家庭都得到了政府发放的两个异色垃圾桶,其中一个放吃剩下的食物,另一个放其他垃圾。“这样的分类很简单,连老太太都会”。
“环卫站几乎是全员出动,每天都拿着火钳,守在住户家门口翻看垃圾分类是否正确。”有工作人员回忆说。对于分类做得好的居民,环卫站会给予鼓励,如赠送洗衣粉、牙膏、肥皂等生活用品。
两街的试点效果有目共睹。后来,垃圾分类收集逐渐推广到县城其他街道、小区、餐饮企业、学校等。从2000年到2003年,项目组多次开办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分管环保的领导、环卫工作人员、各中小学教师、餐饮业主、居民代表等,共有500多人次。同时,依靠居委会,采取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或发放宣传资料、分类倡议书等方式,或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及老人志愿队沿街进行文艺表演的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在这样的宣传攻势下,垃圾分类在横县家喻户晓。
“人人都配合是不可能的,垃圾分类推广工作是个高难度工作。”雷承津说,因无处罚权,若遇到屡次劝说仍不配合的居民,他们就会暂停收运该户居民的垃圾。“说到底还是要靠居民自觉和有效监督。”她说,目前沿街商铺及部分外来租户是实施垃圾分类的难点,但环卫部门有信心啃下“硬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