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战乱保存下来的珍贵古籍。图片均为广西图书馆供图
首次转移
7万册藏书乘船安抵百色
南宁位于西南大后方,抗战时期省内有四条主要公路、三条主要内河航线交汇于此,交通四通八达。由于南宁特殊的战略地位,在抗战时期也被日军锁定为重点袭击对象,反复出动飞机轰炸。
1939年11月,广州失陷后,日军企图截断广西与越南的国际交通线,开辟海军航空兵对滇越铁路(昆明至河内铁路)、滇缅公路的作战基地,威胁西南大后方。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南宁等地与日军展开“桂南会战”。11月15日,日军在海军协助下迅速登陆,先后攻陷钦州湾、防城,分两路向南宁冲击。22日晚,日军逼到南宁城下。城中一片混乱,政府机关、市民全部涌出城市,沿右江向百色方向撤退。
南宁沦陷后,广西图书馆也决定避难百色。百色距南宁水路全程358公里,当时邕江边有19个码头,图书馆在中山公园内,离江边不远,用船运书到百色,是最便利的选择。但当时所有的船只车辆等都非常紧张,馆长黄立生动用私人关系租到民船,并带领7名馆员将馆内珍贵图书文献搬运到邕江旁,装船启运。事起仓促,还有部分书籍未及上船,只能留在城郊的新圩镇。
一行人带着7万册书籍,乘几艘民船,沿邕江缓缓逆流而上。右江流域以滩多闻名,又伴有深潭急漩,航行时常发生危险。此外,战争引发匪患,各地难民也大量涌入广西,讹索银钱的事时有发生,因此安全问题令黄立生等人格外忧心——书籍体量庞大,行船时间长,容易被人觊觎。他要求馆员日夜轮流值守,以防意外发生。
一路上战战兢兢,好不容易到达百色。此时百色城内物价飞涨,图书馆有限的经费更加捉襟见肘,馆员们一边保护藏书,一边为生计操劳。所幸中国军队开始对日军发动反击,相继收复上思、宁明、南宁等地。1940年11月30日,盘踞镇南关的日军撤至越南谅山,至此,第一次侵桂日军全部撤出广西,历时一年的桂南会战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