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死修复昆仑关电话线
8月21日,在秀厢大道南宁水电工程处生活区,记者见到了蒋其明老人。95岁高龄的他身体硬朗、思路清晰,将他的抗日经历娓娓道来。
1939年11月,日军从钦州湾龙门港登陆掩袭南宁。同年11月24日,南宁第一沦陷,广西公路局第一次搬迁至宾阳。然而,随着日军步步进犯,宾阳岌岌可危,广西公路局再迁到柳州,但作为接线员与架线员的他没有去柳州。蒋其明说,宾阳至南宁的电话线路需要人负责转接,作为战时通讯要随时保持畅通。蒋其明经历过几次生死关头,日本军队的飞机扔了几枚炸弹差点就炸中了他值守的场所。
同年12月18日,收复南宁昆仑关战役打响,昆仑关的线路严重损坏,蒋其明被调遣去修复。他在宾阳找了一批村民帮忙,背上电话线、设备、梯子,带着人上了昆仑关。“战争没有完全结束,枪声在耳边响,日本残余部队还在山上负隅顽抗。”蒋其明比划着告诉记者,枪林弹雨中,他和众人冒着生命危险历时两天修复了损坏的线路。
民众团结互助度劫难
南宁曾两次沦陷,在民族生死存亡一线,出现了感人肺腑的团结互助。
现已86岁的王诚芬老人介绍说,南宁二次沦陷期间,为了躲避日军烧杀掳掠,母亲带着10岁的她和7岁的弟弟逃难到梧州,后又转辗回南宁,躲入大塘村、武鸣、隆安,再到百色等地。逃亡路上,她和弟弟都小,赶上发放救济粮时能吃顿饱饭,很多时候都在饿肚子。王诚芬印象最深的是:在大塘农村逃难时,一些村民挖红薯、烤红薯,看他们一家人可怜,拿出了不少红薯分给他们吃。
王诚芬感慨:“当时这些村民自己能吃的粮食也少,还拿出来救济他们,现在回想起来,这种互助的感情太珍贵了。”在逃难的路上,由于缺吃缺穿缺药,王诚芬的一些亲人也相继罹难。1949年,王诚芬结婚生育5人。现在王诚芬老人跟随女儿在南宁居住,有了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日子变好了,她仍充满感恩,“如果不是当时人与人之间真诚互助,他们也难生活到今天!”
群众自发组织抗日武装
南宁市委党史研究室调研员、《南宁抗战丛书》主编刘家幸介绍说,南宁不仅多次遭到日寇飞机轰炸,邕宁、宾阳、上林、横县、永淳、隆山、武鸣等多个县还先后两次沦陷敌手。
国土沦丧,家园被毁,南宁人发出了“把日寇赶出中国!”的怒吼!据《南宁抗战丛书》记载,上林第二次沦陷期间,巷贤乡光全村中六三庄的覃兰德老汉一家,以一支七九步枪、一支鸟枪,加上铁锹、棍棒等简陋工具,与数十名进村掠夺、包围屋舍的日寇周旋,共打死打伤6名日寇,最终祖孙三代八口人在烈火中壮烈牺牲。
抗战八年,在南宁的许多乡镇都成立有自卫队,有的称为游击队、政工队、锄奸队、义勇军等,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日武装。当时,抗日武装自动担负起父老乡亲的安全转移,主动配合军队作战,置敌人于防不胜防。当中,邕宁群众自发性组织的抗日武装日益增大,最后被收编为正规的抗日队伍。代表游击队——邕宁那莲乡游击队,从1939年到1940年11月间,与日军作战大小战役20余次,打死打伤日军官兵2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