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纺织品
缸瓦窑村村民向南宁市博物馆捐献的革命时期武器
清代生活瓷器
仔细包装,一一贴上标签。南宁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昨日一大早就来到南宁市良庆区缸瓦窑村忙活着整理、打包文物。原来,缸瓦窑村村民当天向南宁市博物馆无偿捐献了200余件宝贵文物,其中,不少文物历史已逾百年。据介绍,南宁市博物馆新馆开馆后,将把当天获赠的部分文物放在“南宁兵变”展区,供市民参观缅怀。
1
烈士后人无偿捐献文物
“这些刀枪,是当时红七军、红八军将士曾经使用过的,现在还保存完好。”昨日下午,南宁市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在红八军中担任营级政治指导员的林景云烈士后代黄宝珠一边向记者介绍这些文物的来历,一边追忆那段革命岁月。
黄宝珠介绍说,1929年7月,中共地下党在缸瓦窑村秘密召开了著名的“七日会议”,为广西的武装斗争和革命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和决定。随后,根据广西政治形势的变化,邓小平领导广西党组织果断发动“南宁兵变”,拉队伍上百色、龙州,又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此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与黄宝珠等林景云烈士后人联系,希望能向其支付一定的费用,购买一些烈士文物进行收藏、展览。得知此事后,林景云烈士的后代决定将这些保存多年的文物无偿捐献南宁市博物馆,并且带动了村里的一些革命后代将先辈文物无偿捐出。“作为烈士后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先辈遗留下来的文物让更多的人知晓。”林景云烈士的外孙女林宝霞说,选择将先人的遗物捐出,不仅是考虑到博物馆的保存条件更好,更重要的是便于后人更好地了解历史、缅怀英烈。
2
博物馆将布展供市民参观
2015年6月,缸瓦窑村村民在自发对林景云烈士故居周边进行修整和绿化时,挖到了一些子弹、弹壳以及一批陶器和茶壶。昨日下午,南宁市博物馆的6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包缸瓦窑村村民无偿捐献的200余件文物,其中就包括这些文物。此外,清代陶瓷、古香古色的衣帽架、砚台等历史悠久的文物,都由缸瓦窑村的红七军、红八军将士后代无偿捐献。一件件实物述说着那段革命岁月,也是当年人民积极参与“南宁兵变”“龙州起义”武装斗争的历史见证。
“你看,这个水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咸丰年间,这些藏品能够丰富和充实南宁市博物馆文物的收藏,都是‘无价之宝’。”据南宁市博物馆支部书记黄胜敏介绍,缸瓦窑村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丰富、独特文化资源的村落,并传承历史悠久的制陶工艺。这些竹编、陶器、木器、纺织品等生产生活用品以及兵器,每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印记。
黄胜敏说,南宁市博物馆将把这些文物按器皿、年代、来源等信息分类一一做好标记进行妥善保管。据介绍,目前南宁市博物馆新馆正在进行布展,近期将正式开馆,当天获赠的部分文物将放在“南宁兵变”展区,供市民参观缅怀。
3
盼市民捐献文物丰富馆藏
据黄胜敏介绍,两年前,南宁市博物馆曾向社会发出文物征集倡议,得到市民的踊跃响应。截至目前,已陆续收到市民的各类捐赠品达500余件(套)。其中,捐赠数目最多的一位市民将自己的300多件书画藏品等文物向南宁市博物馆无偿捐献。黄胜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珍贵文物正在慢慢消失,希望有更多的市民积极向文物部门捐献,不断丰富馆藏文物。”
若市民朋友有文物线索或有捐献意向,可与南宁市博物馆联系。电话:0771-2811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