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紧箍咒”
挺起绿色脊梁
“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等理念已成为干部群众共识。在狠抓生态建设的同时,该市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十二五”期间,该市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产能过剩行业扩张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截至目前,宾阳县制革产业已经整体退出,全市淘汰废纸造纸企业42家、98条生产线、142台套生产设备,淘汰市区大型纸浆造纸企业4家,合计制浆产能30万吨。此外,通过财政资金补贴等形式,促使20多家淀粉企业退出。
与此同时,环保部门对重点行业严格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在制糖行业,顺利完成了制糖行业废水排放提标,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标准由原来的100mg/l提高至60mg/l;在造纸行业,则全面推行“贯标”措施,大幅降低水污染物排放;在淀粉酒精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审计,通过改变生产工艺、提高污水处理设施效率,实现重污染行业污染的可控。
加强环境法治建设、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是环保的根本保障。“十二五”期间,该市制定了《郁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和举措,依法严查环境违法行为。据统计,该市共开展环境专项执法行动100余项,检查企业项目2.5万多家(次),查处环境违法企业950家(次),挂牌督办46起,立案查处1776件。
“随着环境监管执法趋严、趋实,环保守法的新常态正在逐步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排污企业的守法意识、公众的监督意识都有大幅提升。”市环保局局长韦好鹏告诉记者。
打好“民生牌”
擦亮绿城名片
优化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是南宁市环保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以民生为重,市环保部门积极拓宽信访举报渠道,认真做好环境信访投诉处理工作,切实解决建筑工地噪音扰民、餐饮企业油烟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5年间,市环保局处理环境信访7.7万多件,是“十一五”的两倍多。2015年3月开通的“12369”环保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接到2000多条举报信息,切实营造出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
为补齐农村环境保护这块短板,5年来,南宁市环保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2011-2014年,该市8个县(区)共获得农整示范项目资金2.69亿元,项目覆盖38个乡镇212个行政村,建设273套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258座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受益人数达90多万。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生态村1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1个、生态村146个,市级生态村482个,全市范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