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家长如何应对“互联网+儿童”
“我们家的孩子,只有周末才能上网,否则他一有空就会玩游戏。”1月16日,在南宁市少年宫的课外兴趣班课堂外,等候孩子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在儿子的班级里,父母给孩子配手机的比比皆是。
在记者当天的调查中,有的家长与孩子约定上网时间,有的家长干脆回到家后自己不看电视、不用手机,给孩子做榜样,还有更多的家长为了省事,对孩子使用手机、电脑放任不管。
家长是孩子接触媒介的直接提供者,但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忽视了自己的“榜样”作用。调研显示,大部分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媒介并没有投入更多重视。
在最喜欢的媒介排行当中,南宁儿童首选的前三者依次是手机(43.60%)、电脑(40.89%)、平板电脑(26.85%)。在周末使用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媒介的时间超过1小时的南宁儿童比率达44.83%。其中,对于最喜欢的媒介之一——手机,有和家长约定其使用时间的南宁儿童,仅有7.39%。
南宁儿童在网上的安全、健康、文明方面也存在不少隐忧。调研显示,儿童曾在网上被人恶搞的比率达11.58%。在约见网友方面,只有25.37%的儿童认为自己能够理性约见网友。
不过,在自我保护和信息真假辨识方面,南宁儿童显示出了很高的素养和自信。其中,有94.58%表示能够保护自身隐私,认为自己能够防止被骗的比率也高达99.51%。当问及如果听到有消息说家附近将要发生地震时,有83.00%的儿童表示会查相关网站或咨询长辈以确认信息的准确性。
对此,专家表示,新媒介已全面深刻地影响儿童成长,加强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教给孩子在网络中如何辨别真善美,教会他们如何去使用有用的信息,去了解他们交了什么朋友,做了什么事。”专家提醒,家长应该尽早去关注孩子在屏幕里的生活,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通过陪伴等方式来跟孩子约定上网时间,并引导上网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