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
多部门联合打响攻坚战
上林县的“教育升级”,只是我区实施“全面改薄”项目的一个缩影,是我区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战的一次“小捷”。
在我区,很多县不断创造着快速建设的记录。武宣县的“全面改薄”项目基本上是“三个当年工程”——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交付使用;都安瑶族自治县创业园实验小学从动工到交付使用仅用10个月,而此记录很快被武宣县第四小学打破,该校从开工到交付使用仅用了7个月,人称“武宣速度”……
据教育厅厅长秦斌介绍,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优先发展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灵活运用“加、减、乘、除”四种战法(加大投入,有效增“加”教育资源;规范管理,切实“减”轻招生压力;改革创新,发挥优质资源“乘”数效应;优化队伍,逐步消“除”教师资源配置差距),着力消除“大班额”“大通铺”现象,努力打造广西教育升级版。
一组数据显示,自去年教育厅等5部门联合打响全面消除“大班额”“大通铺”攻坚战以来,我区“全面改薄”工程先后投入77.12亿元,建设学生宿舍187万平方米,建设教学楼及教学辅助用房295万平方米,项目完成后可增加学生床位37万张,消除“大班额”学生数59万人次。2014年至今年7月,我区已启动新建中小学313所,占“双千计划”中小学建设任务总数(390所)的80%,预计可新增学位56万个。
“这些项目建设的要求,不仅立足一个“快‘字,更要狠抓一个‘好’字,‘又好又快’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我区在“全面改薄”工作中,建立和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推进机制和办法,包括月报制度、提醒制度、督办制度、分片包干制度、奖惩制度和专项督查制度等。
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分管领导亲自致信14个设区市市长,对“全面改薄”提出具体要求;教育厅也函告各市分管副市长,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约谈部分项目进度严重滞后的县教育局长,并组织检查组分赴各市县,逐条对照检查“全面改薄”落实情况,力保每一个项目工程都成为放心工程、阳光工程和民心工程。
学区改革:
让教育资源配置更均衡
“这几年,我们乡下中小学基础硬件已有了很大提升,可教师资源的‘软实力’依然存在城乡和校际差距,这也是造成‘择校热’和‘大班额’的原因之一。”不少基层教师向记者吐露心声。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要破解“择校热”“大班额”难题,“全面改薄”自然要包括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解决市区学校“择校热”和农村学校“质量弱”问题。为此,我区坚持立足区情,结合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情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资源,逐步消“除”教师资源的城乡、校际差距。
两年前,我区在梧州市万秀区等9个城区启动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改革之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万秀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自成为首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后,该城区将46所普通学校划分成7个学区,整合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按学区统一招生,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安排适龄儿童到各校入读。在今年毕业班的质量检测中,学区内各校成绩差距大幅缩小,教学质量名列3个城区前茅。
“目前,我区学区制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有效实现了学区内资源的融合共享。”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如今,“资源共享,共同变革”观念已深入人心,实现了强弱校共同发展,有效促进了学区内教师交流。同时实现教研一体化,促进了教学效益的提高,有效化解了城区“大班额”问题。
今年,我区将出台自治区级指导性文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提质扩面,由试点转示范,全面推开,让更多学生享受公平教育。同时,还将建立中小学协同高师院校、教科研机构推进教学改革新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改革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破解“择校热”“大班额”问题,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教育发展带来的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