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宁风景迷人,吸引许多外地游客。 周家志 摄
50年,在历史长河中可谓是沧海一粟。
50年,足以让一座城市变化翻天覆地。
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沧桑巨变,其发展成绩令人瞩目。
旅游,蒸蒸日上
要了解南宁的旅游发展,得问问老南宁人,他们的回答很一致:“50年前没有旅游。”今年62岁的市民林先生回忆说,那时候市民的生活中没有“旅游”这个概念,出差都用粮票,能够保证温饱是很多家庭的一般生活标准。他退休前在单位是跑采购的,全国各地都去,他幽默地说,如果那也算旅游的话,他就算是全国较早的“驴友”了。
南宁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改革开放初期,南宁市旅游业才有所发展,但尚处在接待旅游业阶段,各种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南宁市委、市政府以开放的眼光看到旅游业对于推进首府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决定举全市之力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经过几年的努力,1998年11月,南宁市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检查组的检查验收,1999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南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将城市的整体旅游形象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南宁后,南宁旅游业发展速度惊人,旅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正朝着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目标大跨步迈进。已建成的旅游项目有被誉为“中国绿城的精美名片”的名树博览园,有民歌广场、会展广场、五象广场等9个城市广场,还有占地14公顷的江滨休闲公园、18洞的青秀山高尔夫球场、五城区游园绿地等项目。中国东盟友谊园、狮山公园扩建、金茶花公园扩建、邕江两岸景观带、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开发建设、10000亩花花世界园林产业示范园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绿城越变越美,中外游客越来越多,旅游业的各项经济指标也大幅增长。2002年,南宁年内接待国内旅游者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2007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突破2058万人次。这个数字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表明南宁仅用5年时间就实现了这个“千万跨越”。

市民在公园开心玩乐。 周家志 摄

商场超市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周家志 摄
商贸,繁荣兴市
如今的南宁,商业发达,物流通畅,兴宁路步行街的担货郎早已成为历史的见证,无数早年的生意人扬眉吐气成了业界枭雄,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丰富了南宁人的生活,推动着南宁商贸流通业阔步前进。
南宁市商务局局长唐志喜说,几十年来南宁的商贸业随着国家的优惠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和改革,一步步走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首先是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的重大改革——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改,有效解决了企业“吃大锅饭”的问题,职工收入结构中多了一个项目“奖金”。一系列改革也顺水推舟,顺势推进,如人事、劳动体制改革;小型企业放开搞活;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四放开”改革;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
五金公司、百货大楼……这些都是经历史风雨的金字招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改革,让这些老企业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一位老商贸回忆,1993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市五金公司、市百货大楼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南宁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南宁百货”A股股票。同时,为探索资产重组新路子,同年12月,南宁沛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并持有13个企业的国有资产,对授权范围内所持的国有资产直接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利,在商贸系统形成了“市国资委—资本营运公司—国有企业”三个层次国有资本管理新体制。
2000年,我市全面推行实施产权制度改革,一批商贸流通骨干企业采取多种改革形式,开始退出国有行列,包括市糖烟酒总公司、南宁康迈商业有限公司、市百货公司等。随后改革进一步深化,一批大企业实行国有股挂牌转让,市五金交电化工股份公司、南宁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南宁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等先后完成国有股转让。到2007年,原商业系统国有、集体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