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南宁 演绎神奇速度

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车荣福,市长黄方方在南宁市高新区调研
“一根火柴,半截烟囱”,这是老一辈南宁人对解放初期南宁工业的回忆。当时,南宁几乎没有工业,当时的南宁除了火柴,连日常的生活用品都不能生产,都是靠外省的“支援”:糖果没有包装纸,肥皂搓不出泡沫,市民使用的是笨重的生铁大锅,学生上课的课本都是在湖南、广东等省印刷装订后才运送过来的……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南宁的工业经历了一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不平凡之路。2001年,南宁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调研,为南宁规模工业建设制订出科学的发展方案,提出了“工业强市”战略。从2002年开始,南宁市工业产值加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遏制住了多年来连续下滑的趋势并开始回升。随后,南宁工业经济指标的各项纪录一次次被刷新:2003年,南宁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20亿元,工业经济总量一举跃居广西第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首次达到200亿元大关;2004年、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为20.91%和21.49%;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95.02亿元,同比增长33.72%,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0.46个百分点,创下了改革开放近30年来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89亿元,同比增长30%,超过了2004年的全市工业总产值,相当于3年内就翻了一番。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南宁市“工业强市”战略已显成效,工业这个“城市脊梁”越挺越直。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成长,近几年来南宁财政步入快速发展期,财政收入连上几个台阶:2005年,南宁市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23亿元,成为自治区第一个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城市。2006年财政收入120.36亿元,2007年财政收入150.80亿元,比2006年增长25.32%,财政收入实现了3年翻一番。
50年来,南宁经济总量明显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