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广西,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扶贫攻坚。依靠财政扶贫资金,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依靠全区5000万人民群众无私奉献,我区形成了“大扶贫”的格局。
党政机关身先士卒
——中央加强了对广西的定点扶持。中直机关定点帮扶广西由“八七”扶贫攻坚期间6个单位帮扶12个贫困县,扩大到9个单位帮扶21个贫困县。2002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等中直机关9个单位共投入资金5亿多元(含物折款),引进资金8亿多元,为定点帮扶县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区直、中直驻桂142单位在我区49个贫困县的第一和第二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中,定点帮扶272个贫困村,投入资金2亿多元,帮助贫困村实施通水通电通路工程、修建沼气池、学校、村委办公楼等基础设施建设,指导贫困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协助贫困村创办企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
——各市县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选派干部组成2873个工作队,定点帮扶964个乡镇4644个村,筹措帮扶资金13亿多元,帮助修建村屯道路、架设输电线路、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地头水柜、沼气池、学校、卫生室等一大批基础设施,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种养项目,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两广协作硕果累累
1996年以来,广东广西的协作从扶贫部门协作发展为全面合作。2006年,正值广东广西扶贫协作10周年,两省区签订了《“十一五”时期广东广西扶贫协作计划纲要》。“十一五”时期,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每年安排2000万元财政资金无偿支援广西的百色、河池市100个左右贫困村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完善异地安置村屯建设;在劳务输出方面,广西每年向广东输出劳务人员确保在10万人以上,使在粤的广西劳动力存量至“十一五”期末达到240万人;广东省财政每年继续安排100万元,为广西培训约200名扶贫领导干部;继续开展经贸协作、教育扶贫和交通、旅游、文化、卫生、环保、城建等领域的协作,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合作的新格局。
——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扎实开展。2006年至2008年广东省提供财政扶贫资金6000万元,帮助百色、河池两市55个贫困村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安排修建村屯道路、改造民房、沼气池、人饮工程等大批项目,修建了一批学校、文化室、篮球场等公共设施,并扶持农民开展产业开发和科技培训等。
——经贸合作成果不断扩大。广西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创新合作方式,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强在铝加工、电子信息、机械汽配、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家具制造、物流商贸等重点发展产业的交流与合作。2006年至2008年两广经贸合作签约项目3294个,合同引进资金2199亿元,到位资金1071.85亿元,两广经贸合作占我区国内招商引资的三分之一。
——劳务合作取得新成绩。2006年至2008年,在我区的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原定的21个区定贫困县组织了劳动力27万人向广东省输出。
——教育帮扶、旅游合作、交通合作等成交显著。两年来,广东省到位资金1907万元,援建、改建学校130所,援助贫困学生上学3600人次;选派256名教师到广西贫困地区100多所中小学校支教,广东还帮助培训广西受援学校校长、骨干教师1200人次。
——两省区共同建立“两广无障碍旅游区”,建立了无障碍旅游合作保障机制。从2004年到2008年,广东接待广西的游客由300万人次增加到600万人次,广西接待广东的游客由500万人次增加到1300万人次。
此外,这几年,广东省社会各界以结对帮扶的形式给百色市、河池市有关县(市、区)无偿捐资源共享捐物5000多万元。
国际合作不断扩大
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先后成功地争取到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澳发署、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等国际组织、政府双边援助机构、国际民间组织(NGO)等一批组织和机构开展扶贫项目合作,累计引进优惠贷款、无偿援助1.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2578亿元。加上国内配套资金,外资扶贫项目总投资超过25亿元人民币,项目覆盖25个贫困县、150个贫困乡、900多个贫困村。
“六大会战”气势磅礴
扶贫新阶段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力解决特困区域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条件困难问题。全区共整合资金93.15亿元,先后开展了六次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其中,2000年至2002年投入21.6亿元开展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17927个;2003年至2004年投入22.3亿元开展东巴凤(东兰、巴马、凤山)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12类34大项75312个项目;2007年至2008年,投入18.5亿元对连片大石山区都安、大化、马山、隆安、天等5县(自治县)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安排15类共40772个项目;2008年投入4.6亿元,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对东兴、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8个边境县(市、区)距离边境0-3公里范围内的村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共安排交通、人饮、电力、沼气池建设、教育、卫生、广播电视、危房和茅草房改造、边民居住点基础设施、边境口岸等10大类14556个项目;2008年至2009年,投入14.13亿元,开展桂西5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安排百色市贫困地区的隆林、西林、田林、凌云、乐业5县(自治县)的交通、人力、电力、农村能源、茅草房改造、教育、卫生、公检法司设施建设、农贸市场、民政福利、广播电视、人口计生等19类52087个建设项目;今年8月,我区又决定,继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边境3-20公里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计划9类47787个,总投资12.02亿元。
“六大会战”总投入93.15亿元,而扶贫部门仅投入十分之一。这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整合社会扶贫资源的结果。
民营企业功不可没
我区民营企业的扶贫工作主要由光彩事业促进会组织。截至2008年6月,全区共有8177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光彩事业,实施项目1572个,总投资293253万元。培训农民工231802人(次),安排就业302162人(次),帮助23.38万人解决温饱问题。共计捐资捐物达28300万元,用于兴办学校,扶助孤寡、修桥修路、抗洪救灾以及各类公益事业。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抗冻救灾、抗震救灾,广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款捐物超过7000万元。(记者 韦继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