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画设计图,也看不懂图纸,却能用一根根木头拼接,将一座座风雨桥和鼓楼拔地建起,提到“侗族鲁班”杨似玉,大家并不陌生,这位在风雨桥上“写”风雨的能工巧匠,是广西第一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部门了解到,在日前文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广西又有10人入选。至此,加上原来入选的前三批行业“当家人”,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增至26人。
这么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说明了广西传统民俗的土壤肥沃。对于久居城市的居民来说,很多非物质文化从小没就没有听说过。想了解吗?那就看看本篇报道吧!
新增10位国家级“当家人”
与前三批相比,此次广西入选项目门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和民俗等五大类。
入选的传承人与杨似玉一样,都是行业中的翘楚。刘三姐歌谣传承人谢庆良、铜鼓舞(田林瑶族铜鼓舞)传承人班点义、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传承人盘振松、桂剧传承人罗桂霞、彩调传承人覃明德、广西文场传承人何红玉和陈秀芬、瑶族盘王节传承人赵有福、毛南族肥套传承人谭三岗、苗族系列坡会群传承人梁炳光均成了国家级的行业“当家人”。
提到桂剧,彩调,刘三姐歌谣,铜鼓舞,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可能大家并陌生,或多或少会见过,那么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什么特点呢?
据介绍,广西文场是一种清唱剧类型的曲艺形式,主要流行桂北官话地区,尤以桂林、柳州、宜山、平乐、荔浦等地最为盛行。“文场”是与清唱桂剧的“武场”相对而命名的。清代乾隆年间,江浙等地的一些说唱艺术流传到广西以后,逐步与桂林一带的方言相融合,到了清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广西文场。
瑶族盘王节、毛南族肥套、苗族系列坡会群都是地方少数民族民间的祭祖、还愿等民俗活动,名字听起来有一些奇怪的毛南族肥套,也叫“还愿舞”,在毛南语中,“肥套”为还愿之意,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整个活动内容丰富,融合了毛南族口头文学、山歌、戏剧、舞蹈、音乐、打击乐等艺术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