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内的通道
大院里的厢房
邓家大院全景
清朝末年,居住在武鸣县双桥镇八桥村的邓家先祖倾尽所有家财,耗时25年,建造了一座神秘的六合院。说它神秘,是因为这座大院的内部结构如迷宫般错综复杂,有着曲曲折折的内道,以及层层叠叠的大门。100多年来,邓家子孙在这座大院内繁衍生息,它也一度鲜为人知。村里人都形象地称它为“72道门”。
如今,邓家子孙或迁居外地,或另择住所。在这一堵堵斑驳砖墙深处,只留守着一位88岁高龄的邓家后人。邓家人修建如此巨大的群落建筑的目的究竟为何?一栋建筑如何有72道门之多?邓家子孙为何不在古院内继续生活?这一切的谜题都在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
探访篇
百年老屋
昔日繁华成追忆
在武鸣县,提及邓家大院或是大伍屯,就算是生活在当地几十年的居民,或许大多都是摇头表示不知道,但只要一说“72道门”,那可就孺妇皆知了。当地人把邓家大院形象地称为“72道门”,就是因为它数量繁多的重重门。
从武鸣县城出发,驱车近30分钟,就能来到这座位于山脚下的村屯。下午时光,三两个村民聚集在村中的大榕树下,一边悠闲地择菜,一边轻声说着农事。山色掩映中的小村屯透露着一股与世无争的祥和静谧。
村中已兴建起了一栋栋崭新的楼房,踏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穿过高墙林立的楼房,一栋古色古香的院落就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记者眼前。邓家大院居于村中央,大院长宽约200余米,高10余米。从邓家大院的外墙看,红砖墙面,呈方形构图,顶部有飞檐高翘,很是壮观。
推开大宅斑驳的厚重木门,一面砖墙挡在正中,墙角处堆放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块,几缕枯黄的杂草散落其中,显得些许的破落。绕过砖墙,眼前出现一道双重门。
眼前的这道门与20米外的另一道门极为相似。不仅门框的高度、宽度完全一样,就连门梁选材、门梁下的石墩都如出一辙。而房门上一块“恩赐九品”褪色的朱红色牌匾更是透露着一股昔日的浮华,令人肃然起敬。
据村民介绍,如今邓家子孙大多已经外迁,或是在村中另外建起了房子。现在只有一位老人在此居住。
据介绍,邓家大院是迷宫式的建筑群,有大小共67间房,72道门,占地1428平方米,分外、中、内3部分,从高处看,像一个大“口”字,里镶嵌着一个“日”字。邓家大院所有房屋全是红砖木梁青瓦结构,台阶是大四棱长条石,屋外地面铺红色火砖,有完整的排水道。
在大院内有两块牌匾,第一块红底黑字牌匾镌刻有“皇恩宠赐”“恩赐九品”、“光绪拾四年岁次戊子季秋月廿二日吉日和重修立”等字样。第二块刻有“钦加盐运使赏戴花翎”“统领驻思恩巡访各队长署”“思恩府事尽先补用道”“乔松如寿”等字。
解密篇
谜题1
大伍屯邓氏家族有何背景?
晚清时期曾出过两个大人物
邓家大院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朝时期。据村中老人所述,邓家的祖先来自中原,在邕州当官,后定居武鸣县伏李(今太平林渌村)。历经数代繁衍,部分人迁居潭湾(今双桥合美村),部分人又由潭湾移居今天的大伍屯。
到了晚清时期,大伍屯邓氏家族出了两个大人物。一是邓文彩。在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已73岁的老人邓文彩为人敦厚,德高望重。当时清朝“敬老”风行,邓文彩就因其品德高尚,获得清朝政府“恩赐九品”的册封。这相当于现今村委主任的没有俸禄的小官,虽然不是高官厚禄,但也显示朝廷敬老之心。而这块写着“恩赐九品”的牌匾至今仍悬挂在正厅大门上。
而另一个名人则是邓文彩的孙子邓致宝。当时邓致宝维护地方治安有功,得到了村民们的拥戴,成为族中的长者。随着邓氏子孙日趋繁盛,邓致宝召集直系族人商议,商量建一座具有防盗防火防乱功能的房子集中居住。经过讨论,他们决定拆除原地旧房,采用内外三层两环道、72道门的方式,集中建设邓氏家族大院。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邓家族人齐心协力,历经25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大院房屋建设基本完备,此时正逢邓致宝六十大寿,思恩府为了表彰邓致宝之前维护治安做过的贡献,送给他“乔松如寿”牌匾。
据自治区民艺家协会理事、南宁市民艺家协会副主席苏贤庆介绍,他老家就在离大伍屯不远的伊岭村,故对这“72道门”很了解。当时,要修建一座用砖头搭建的房屋绝非易事。当时,邓氏家族的子孙虽然众多,且有一定资本,但要建筑如此一大宅,几乎耗尽了家财。
当年,邓家大院建筑所用是“老砖”,与现在机器生产的红砖在尺寸上有所不同。当时,邓家人是用壮家人烧制老砖的方法,经过人工耕泥、踩泥、打砖、风干、进窑、烧窑等近10个步骤才能做成一块砖。
从古至今,武鸣壮族人有个好传统,那就是村中一家人建屋,全村人都来尽力帮工。由此可知,这历时25年才完工的“邓家大院”,可说是邓家人和众多村民的汗水结晶。
编辑:汤洁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