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后来者鼓励作用
“他们大多年龄高,德高望重,极其热爱自己的学术研究,传道授业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已经从工作转为兴趣爱好。学生们常常慕名去听课。”目前就职于某政府部门的文先生,回忆起在北大就读时旁听终身教授授课时,充满景仰。
“当上终身教授,更多的是代表着荣誉,而非待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肝移植研究所所长彭民浩已经年逾70岁,却一再延迟退休,仍然在这一学科上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就在8月,他还参与了广西首例对称连体婴儿的分离手术。
“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彭民浩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器官移植领域更像是一项“院长工程”——如果没有全院力量的支持,没有一个团队在努力,单凭个人难以取得多高的成就。“就像一台手术不是只有指挥者能做得下来”,他既有前辈的培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有单位的支持,还有一个团队、多个学科的合作。“评出终身教授,是给年轻人树立榜样,鼓励后来者学习。”
在我区的首批16名终身教授中,既有卢克焕、彭民浩等老前辈,也出现了像梁恩维这样46岁中青年科研人员的身影。
“作为年轻一代,接受这么大的荣誉真的不好意思。”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教授梁恩维说。这位研究高能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的专家表示,自己应该多向老教授们学习,“我看到学校里很多教授退而不休,一直与青年人一起活跃在学术前沿。我很敬佩他们这种敬业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老教授现在是无‘终身教授’之名,实为‘终身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