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南宁市卫生局、南宁市教育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南宁市幼儿园、中小学校开展医疗保健健康服务管理专项检查。当天检查组共走访了3所学校,并指出了一些需要规范的细节。
在校学生生病大多送医
当天上午,检查组先来到南宁市直属机关保育院医务室,查看用药登记情况、药品进货渠道和校医执业资质等情况。
在用药登记表上,检查组发现了土霉素、红霉素和氯雷他定等处方药的“身影”。校医指着登记表上的日期解释说,这都是五六年前开给患咽喉炎、发烧的教职工服用的。检查组继续查看用药登记表,未发现有给幼儿使用处方药的情况。
校医表示,遇到幼儿呕吐、抽搐等紧急情况,医务室会先作应急处理,同时派人通知家长,告知孩子目前的情况和正在使用的药物等。如果家长无法及时赶来,在征得其同意后,再给幼儿用药或送医。
随后,检查组来到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检查。校医出示了执业资格证书、药物进货记录和用药登记情况。校医说:“考虑到学生的年纪小,主诉不清楚,在家吃了什么药、有没有过敏史也说不清楚,所以我们很少给孩子用药。”据介绍,该校学生发生的紧急情况一般是皮肤外伤、骨折等,校医在进行消毒、冰敷或固定后,会打电话通知家长接走就医,如果家长不在,校医则与班主任一起送学生到定点医院治疗。
委托喂药填写不规范
当天,检查组还到民办幼儿园东方国际东葛幼儿园进行检查。在该园保健室里,只有一名保健员。检查组指出,根据“150名以上儿童的幼儿园须配备一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规定,有390多名幼儿就读的该园必须配备两名保健员。
“生病的幼儿,平时怎么服药?”检查组问。
“每个班都有一本服药登记表,家长把药带来后,要亲自登记幼儿姓名、药名、用量、次数等,老师代喂药后再签字。”校医答。
检查组拿过一本登记表仔细查看,发现有些家长只填了“某某药,中午服用”等。检查组指出,这种填写并不规范:“园方最好提醒家长,用亳升、毫克和片数等准确的词语填写,并注明服药时间。”
欢迎提供违规服药线索
南宁市卫生局副局长韩伟介绍说,自从外地“病毒灵”事件曝光后,南宁市卫生监督部门开展了摸底调查,目前没有发现违规给全体幼儿喂药的情况。3月20日起,卫生部门将对南宁市幼儿园、中小学校进行拉网式检查,欢迎家长或其他知情人士向卫生监督部门提供线索。
“不允许学校擅自给学生、幼儿服用处方药、保健品。”韩伟说,孩子生病时,有资质的校医可以开药,但建议由更专业、临床经验更丰富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 相关链接 ]
1、医务室与保健室有何区别?
南宁市卫生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说,医务室可开展常见病的诊疗工作,而保健室的职责是开展防病工作,掌握幼儿、学生健康状况,宣传和落实保健制度等。
2、什么情况下才允许“群体性服药”?
根据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生健康服务工作管理的通知》规定,在疫情爆发、地方病高发时,需要组织开展学生群体性服药的,必须经有关部门和专家严格论证,制订防治方案,并报经政府批准后实施;必须由学生和家长自愿参加,并有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