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全身都是宝。在横县,甜玉米所有副产品都得到了综合利用,玉米笋加工成罐头出口;甜玉米秸秆、苞衣、玉米芯等用于肉牛、水奶牛、山羊、梅花鹿的养殖,或用作种植食用菌原料,形成了“甜玉米—秸秆养牛—牛粪种蘑菇—菇料还田”的循环农业模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延长甜玉米产业链,促进甜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除了甜玉米,在横县,稻草、甘蔗叶、桑枝等农作物副产品,以前都是废弃物,如今都得到了循环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
农业与养殖循环发展
近日,记者在横县润达畜牧有限公司看到,该养猪场大量收购农民采摘玉米后剩下的秸秆,用来做养猪场里的发酵床,发酵过的垫料清出猪舍后,又“摇身一变”,成为高品质的有机肥,投入到果蔬种植中。该公司负责人韦德超告诉记者,猪舍的脏、乱、臭问题一直困扰着养猪场,如今这个大难题不但得到有效破解,还形成了全新的生态循环链,可谓一举多得。在横县,肉牛、水奶牛、山羊、梅花鹿等养殖业都是采用这样的循环养殖方式,实现了农业与养殖业的良性互动。
在横县,生态循环的技术养殖方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养殖方式,不仅推动了农业发展,也带动了现代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据了解,该县长期大力推广绿色植保、测土配方施肥、循环农业等生态农业技术,以此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如利用稻草、甘蔗叶、玉米秆(苞心)、牛粪种植双孢蘑菇。到了蘑菇种植季节,出售、收购、运输稻草、牛粪等种菇原料又成为农民收入的又一来源。
实现生态农业“连锁反应”
种桑养蚕与蘑菇种植是横县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这两种看似完全不同的农业模式,因为科技创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多年来,该县致力于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并于近几年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云表镇桑枝蘑菇栽培试验示范点,工人以粉碎桑枝为主要原料,配以不同分量的蚕沙、稻草等辅助材料,经拌匀堆沤发酵后种植双孢蘑菇。据了解,与常规种植蘑菇方法相比,以桑枝粉为主要原料的栽培组合具有出菇早、产量高、质量好、味道鲜的优点,此项科技创新技术目前正在该县逐步推广,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蚕桑循环生产,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打下良好基础。
据横县农业局局长龙朝晖介绍,该县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桑枝栽培双孢蘑菇等食用菌技术,使全县19万多亩桑园产生的桑枝变成种菇原料;推广甜玉米免耕栽培、秸秆养牛,牛粪种菇,种菇后的栽培料还田种植甜玉米、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企业与农业高效互动
近年来,横县桑蚕产业化发展喜人,桑蚕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该县缫丝工业的发展。据了解,目前该县有缫丝企业6家,产值9亿多元。6家缫丝厂合理分布在县城4个乡镇,有利于缫丝企业对桑蚕茧质等信息的反馈,也有利于蚕桑产业化的发展。
桂华茧丝绸公司位于全国蚕桑第一大镇——云表镇,是集蚕桑基地建设、茧丝加工与研发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长期坚持最低保价收购蚕茧,持续引导农户以“蚕桑+蘑菇+沼气”的模式发展基地,使资源得到高效循环使用,充分调动了农户种桑养蚕积极性,带动云表镇桑园从8000亩发展到4.6万亩,稳居全国蚕桑第一大镇。保证了公司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的同时,也让农户通过种桑养蚕实现增收。
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位于横县马岭镇,建立了马岭食用菌场。据了解,该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及双平村的农民,实行公司统一供应食用菌菌包、统一现场技术培训、统一保护价收购产品的“三统一”,有效地带动当地农民种植食用菌,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同时,高温菇生产原料成本低,所需的玉米芯、桑枝、棉籽等均就地取材,草菇、金福菇的种植底料又能用来种植鸡腿菇,再制成有机肥用于果蔬种植,实现循环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