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体操“刚中带柔”,女子体操“柔中有刚”,讲求造型美与高难度的体操运动,让观众心醉神迷。而作为体操运动员,并不需要观众席里的“粉丝”来认可,能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技术性动作才是至高的荣誉。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体操联合会(FIG)规定:对于在国际重要比赛中首先创编完成的技术性动作,以该运动员的名字命名。万众仰望的体操明星,其实运动生涯很短暂,没几年就要退出竞技场;而一旦被命名技术性动作,则能够载入FIG难度表中,流芳百世。尽管随着规则的不断变化,以及国际体联新规则的实施,运动员想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技术性动作,难度已非常非常高,但在世界体操史上,马燕红、李宁、童非、莫慧兰、刘璇等中国体操运动员,已凭借着高难度、高质量、新构思的技术性动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将在南宁举行的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或许还有中国体操运动员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新动作出现呢!
如今,FIG难度表伴随着体操规则的变化,已经一改再改,有很多动作业已在FIG难度表上消失了。但中国体操运动员努力拼搏创造的辉煌战绩,则永远铭刻在世界体操史上,为人们的记忆定格了一个个轮廓分明、风情流韵的“中国姿势”。
“杠上飞燕”的无敌第一击
创 造 者:马燕红
业内雅号:“杠上飞燕”“中国体操走向世界高峰的报春花”
独门绝技之一:“马燕红回环倒立”(首现于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独门绝技之二:“马燕红下”(首现于第二十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马燕红是第一个为我国赢得体操项目世界冠军的运动员,还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体操联合会批准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技术性动作的运动员。其开创之功,无与伦比;其绝招“马燕红下”,更是因天下无敌而绝迹江湖。
1979年12月9日,在美国沃思堡体育馆举行的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决赛中,她闪亮登场,绚丽夺冠。当时的马燕红,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身材纤细,扎着一束会跳舞的马尾辫,但一上赛场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干劲。据段炼、张健、王延郁撰《马燕红:中国体操史上第一位世界冠军》(刊于《报刊荟萃》杂志2008年08期)记载,她“只有15岁,
身高1.50米, 体重35公斤”。马燕红当时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自己的全套动作要领, 直到点名,
才昂首挺胸,走上赛台。她的两个C组(最难动作)组成的全套表演,完成得刚劲有力、沉稳大方、丝丝入扣。最后是“回环绷杠转体180度接团身前空翻下”,落地后纹丝不动。马燕红一举征服了所有的裁判,
最终以19.825分的成绩,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选手格瑙克并列世界冠军。
在此次决赛中,马燕红首次展现“腾身回环倒立转体360度”的威力和魅力,这个动作技术复杂,既惊险又优美,作为其杠中动作的一个高潮,给全套动作增添了无限风情。这一动作,就此被FIG命名为“马燕红回环倒立”。马燕红被誉为“中国体操走向世界高峰的报春花”,也标志着中国体操运动腾飞的开始。
1981年11月,马燕红参加在前苏联莫斯科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与队友精诚合作,以384.60分的总成绩获女子团体第二名,并获女子高低杠第二名和自由体操第五名。这一成绩与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获得的荣誉相比,或许略显遗憾;但她首次亮出的绝招“腹回环绷杠转体360度后空翻下”,则令世人惊艳,被FIG命名为“马燕红下”。2001年,FIG难度表进行修改时,“马燕红下”被定为第一批SE的超级难度,也就是最难的下法。据说除了马燕红,全世界也就还有两个人会这一绝招而已。这是世界体操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体操的骄傲。网上的体操运动一流写手samkov的搜狐博客“体操漫谈”《那些难忘的“绝版”和“孤版”》一文中,更是对“马燕红下”推崇备至(samkov对本文亦有贡献,特此鸣谢)。
“绷杠”原本就是一种年代久远的高低杠技术,但这种动作本身对女运动员身体伤害性比较大,从来都很少有人敢尝试。而马燕红在原“回环绷杠转体180度接团身前空翻下”(已属E组的高难下法)基础上,竟然发展出更为艰险的“腹回环绷杠转体360度后空翻下”,难怪举世皆惊。马燕红的教练周济川撰《马燕红高低杠自选动作设计与训练特点》(刊于《中国体育科技》杂志1983年06期)透露:“崩杠(云亦云注:应为‘绷杠’,下同)技术一直是我国的特长,崩杠空翻类下法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在国内、国际上都居领先地位。崩杠技术是外国人的短处, 此类下法技术复杂, 并带有一定危险性, 在短时间内不宜被外国人赶超,
中国独此一家……此类下法符合高低杠技术发展的新潮流, 比当时最流行的蹬杠弧形类空翻下更具有惊险性……马燕红崩杠直体下技术掌握得好,
同时她的技巧虎跳前空翻很有特点, 团身紧, 落地意识好, 这正是此动作所需要的基本功。”
实际上,“马燕红下”是双杠支撑摆时代的特殊产物,那个时代的高低杠间距低,运动员不可能像现在那样用两个大回环来完成高难空翻下法,只能采用蹬杠、腹回等弧形类动作来做下法。进入双杠大摆时代后,腹回等动作只能被束之高阁,更何况“马燕红下”实在是太难完成了。敢练这一绝技的人本就寥寥无几,成功者更是百中无一,马燕红于1985年正式退役之后,“马燕红下”终成绝响,只存在于传说中,至今已近30年。
2008年,马燕红荣登国际体操名人堂(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Hall of
Fame),可谓实至名归。这是继李宁之后,第二位被列入国际体操名人堂的中国体操运动员,同时亦是首位列入国际体操名人堂的中国女性运动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