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变1929》在新会书院拍摄的情景。 晓木 摄
首部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生在南宁的“暗战”为背景的35集战争情感电视连续剧《兵变1929》,每晚21时20分在南宁电视台新闻频道“钻石剧场”栏目热播,其中将出现我市特有的剧种——邕剧的表演场面。国内多个电视台已购买该剧播放权,所以邕剧的绝美风姿,也将展示在全国观众眼前。
邕剧的表演场面是《兵变1929》开拍时的首场戏,于2013年10月16日在我市解放路新会书院拍摄。由于是第一场戏,所以导演李依璠特别重视,和主角、群众演员、摄像、灯光、录音、布景、化妆等工作人员在拍摄前多次沟通。这场戏讲述的是主人公覃文邕和对手来到新会书院,一边欣赏邕剧,一边谈工作的情节。当天,剧组特意安排了10多名南宁本土的邕剧演员,在舞台上展示邕剧的魅力。李依璠表示:其实之前他也没看过邕剧,为了用镜头表现邕剧之美,他琢磨了很长时间,希望通过该剧的播出,能够扩大邕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当天演出的是邕剧传统剧目《牧虎关》,讲述宋代名将高怀德的后代高旺遭奸臣陷害,贬为平民,一家失散;佘太君率兵出征被围,高旺回朝搬救兵,在牧虎关意外地与爱妻、儿子阵前重逢……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院演员何惠临介绍,历史悠久的邕剧属皮黄声腔系统,旧时称为广戏、老戏、本班戏、本地班、五六腔等,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祁剧、桂剧、丝弦剧、粤剧等剧种有着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后在外来戏曲文化的刺激和当地民间音乐、风土民情和桂西南官话的熏陶影响下,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其表演程式包括“甩发”“孖公仔”“云手”“马步”“跳台”“过山”等,并有“吐血”“十八罗汉架”“气功变脸”“罗帽功”“獠牙功”“打叉功”“舌花功”“吊辫功”“阴阳眼”“双照镜”“大过山”“莲花座”等诸多绝活,传统剧目达700多部,除了《牧虎关》,还有《西河会妻》《杨八姐搬兵》《三进士》《百鸟衣》《七状纸》等。邕剧已被列入南宁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南宁戏剧舞台的瑰宝。
何惠临表示:“虽然我们演的只是《牧虎关》中的一小段戏,但考虑到这是向全国观众展示邕剧艺术的好机会,所以按全本大戏的配置来进行准备。这是我们宣扬本地文化、弘扬传统艺术的大好事,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我们都会发挥最佳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