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象新区将被打造成低碳型城市新区,南宁市生活垃圾将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近日,自治区发改委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以下称《规划》)于日前印发,从产业结构、重点工程建设、统筹区域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求,以达到2015年全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顺利实现,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升,基础应对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到2020年,全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的发展要求。
产业篇 重点推进华南城天然气综合能源站项目
据统计,2010年资源型高载能工业占全区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有色金属、钢铁、火电等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53%,严重制约了我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规划》首先针对我区产业结构进行“诊疗”,着力打造食品、石油化工、汽车、有色金属、机械、冶金等千亿元产业,加快建设柳州汽车产业园等千亿元产业园区和上汽通用五菱、玉柴集团等千亿元企业。
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区、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区、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南宁现代产业园等,集聚发展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参与和开展低碳产业园区试点工作,依托南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高新技术开发区、柳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建设以低碳能源、物流、建筑为支撑的低碳园区。
在能源工程方面,加快推进建设包括广州—南宁管道工程和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在内的天然气管网,稳步推进燃气热电厂和分布式能源工程,布局建设万千瓦级燃气发电机组和分布式能源,重点推进南宁华南城、高新区、邕宁区、桂林旅游城及重点工业园区天然气综合能源站项目。
惠民篇 五象新区将打造成低碳型城市新区
气候问题和市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规划》指出,在城市交通方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城市化地区属于重点开发区域。其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的13个城区、1个市和3个县。到2020年,重点开发区域集聚的经济规模占全区70%左右,人口占全区的55%左右,城镇化率超过60%。并积极建设以低碳、绿色、环保、循环为特征的城市低碳产业体系,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低碳交通网络,鼓励和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低碳交通方式。建设南宁五象新区、柳州柳东新区、桂林临桂新区等低碳型城市新区。
环境篇 我市生活垃圾将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据预估,21世纪广西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旱涝灾害、海平面上升等环境危害将加剧。为应对气候危机,《规定》表示,将推行强制性垃圾分类和回收标准,加快推行城镇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加强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提高对填埋场产生的可燃气体的收集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建设和使用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系统,对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等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到2015年,设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其中南宁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其他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70%。
在控制商业领域排放方面,“十二五”期间,培育形成30家零售业节能环保示范企业,营业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百货店、专业店等零售业态万元营业额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6%。还将适时组建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专业研究机构,打造面向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信息、教育交流合作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