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球”让一些球员不太适应
新的规则,新的比赛用球,不一样的体验,不同的看法。
昨日,“招商地产杯”南宁市第九届运动会气排球比赛在横县拉开战幕,来自南宁市15个代表队共28支男女队伍在三天的比赛时间内展开了冠军争夺战。与以前比赛采用“桂标”(广西制定的气排球规则)不同,本次比赛采用了中国排球协会审订的《气排球竞赛规则》(国标)。新规则新比赛用球,引来了不少球员和教练的热议,有人为新规点赞,也有人表示难以驾驭。
气排球比赛在横县拉开战幕
1 两个标准有32个不同
南宁市第九届运动会气排球比赛昨日上午在横县体育馆拉开战幕,南宁市15个代表队分为男女组进行角逐。比赛拉开大幕,但引人关注的却是比赛规则的改变。
本次比赛首次尝试实行了“国标”(中国排球协会于2013年审订的国内第一部《气排球竞赛规则》)。“国标”虽早已经推行,但主要是在北方地区,广西主要还是沿用“桂标”比赛。南宁市第九届运动会使用“国标”是广西首次。
“国标”和“桂标”相比,变化还不少,广西的气排球裁判员还特意整理出两者之间的不同,达32处之多。例如“国标”要求每队上场人数为4人,如果是老年组比赛,可以放宽为5人;比赛用球有内胆,重量为150克至170克,在接发球、触网等方面要求较为宽松。而“桂标”每队上场人数一律为5人,比赛用球并无内胆,重量为120克。此外,“国标”比赛场地比“桂标”稍小一些。
为了让各参赛队伍适应规则的变化,比赛并没有完全照用“国标”,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普及“国标”的使用。据悉,本次比赛各队上场人数依旧为5人,比赛场地也沿用“桂标”的大小。除这两点外,其他规则均使用“国标”进行。
2 不少球员表示不适应新规
新的规则,新的比赛用球,一个上午比下来,球员们多表示变化比较大,还处在适应期。有的球员甚至表示“不好玩”,认为还是以前的规则好。
“我们打得很难看,我们适应‘国标’也就几周时间,对‘国标’用球不熟悉,大家不敢发力。”当天上午进行的小组赛中,青秀区男队虽然2比1取胜良庆区队,但主力队员黄越波还是表现出了不适应。黄越波曾是一名硬排运动员,参加过南宁市不少气排球比赛,算得上是一名老练的气排球运动员。黄越波说,由于习惯了使用“桂标”比赛用球,这次比赛大家都有点不太习惯,都小心翼翼的,发球不敢太出力,因为一用力球就有点飘。“从比赛的情况来看,新球打得好的选手必须是要有身高,或者之前有过硬排的基础,我虽然很快能适应,但南宁的很多气排球高手都是‘草根’出身,还不能很好地驾驭新球。”黄越波说,由于习惯不同,“国标”和“桂标”将在南宁同时存在很长的时间。
宾阳县女队在昨日上午的比赛中输了球,她们对新规则的使用有点“小脾气”。队长黎春燕告诉记者, “国标”的使用让有高个子和专业运动员的队伍得到不少好处,像她们这样的县份队伍,如果不进行专业性的辅导,适应期将会很长。队员陈献冰说:“新球一点都不好打。虽然我个子不是很高,但是原来打‘桂标’还能扣球,现在用了‘国标’我只能在场上充当过渡的角色。”
比赛中记者发现,场上比赛的球员都很“拘谨”,无论是扣球还是发球,都不太敢用太大的力度,一些球员因为不太适应新球,时常出现发球出界的状况,一些球员则在扣球时把握不好球路而丢分。
3 减少力度优势比赛更精彩
使用新的比赛规则,给南宁的气排球运动加入了新鲜的元素,好与坏暂不去评论,因为这些规则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气排球运动、规范气排球运动而推行。在昨日的赛场上,记者就遇到了一名大牌球员,她就是江南区女队的黄秋艳。黄秋艳曾是亚洲三级跳女王,如今的广西田径队教练。在队伍中,黄秋艳是主力球员。说起新规则,黄秋艳表示她对于使用“国标”并没有意见,认为新球的手感很好。“(有人不适应)我觉得还是心态问题,只要你愿意主动去加强练习,肯定能打好。”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女队教练陈庆也表示,虽然新球一发力容易飘,但得使用“国标”也是大势所趋,国内其他地方都在用,如果广西气排球运动还搞自己的那一套,那只能越来越孤立。“使用新球是大势所趋,为了排球运动能更好地发展,只有我们去适应新规,而不是要新规来适应我们。”陈庆说。
对于球员们的不同意见,本次大赛仲裁、南宁市气排球协会副会长蒋一凡认为很正常,因为接受新鲜事物需要一个过程。蒋一凡认为“国标”的推行将改变南宁气排球强弱分布的格局。蒋一凡说,因为比赛用球对力度的要求比较高,发球直接得分的情况将会有所减少,这就让靠力强发球的球队改变打法。此外,因为减少了依靠力度取胜的概率,比赛将会更加胶着,也会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