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宁记忆系列报道8
南宁交易场:
陪伴百姓60年的“菜篮子”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交易场北大门,如今的大门处。
核心提示
南宁人平时要想淘点便宜的日用品,往往首先想到去交易场找。各大街小巷杂货铺出售的小商品,很多也都来自交易场。这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市场,与南宁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油盐酱醋、锅碗瓢盆,代表着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老南宁眼中,大小商品应有尽有的交易场早已是一种情怀。今年53岁的南宁人覃志华生于斯长于斯,一晃已是年过半百,他这一生几乎都与交易场相伴,有着太多的感慨。覃志华手头的这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下了那个年代南宁生活的酸甜苦辣。
因缘际会
最初的黄金10年
7月30日,南宁下着雨,南京路和济南路上,前来采购商品的市民依然络绎不绝,市场里人声鼎沸。小商品城的楼下停满了装卸货的大小车辆,人们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停歇。60多年间,南宁交易场的每一天都是这么度过的。
现在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这个全市最大型的交易市场在60年前只是一个自发形成的郊区市场,其生命力却如此旺盛,逐渐成长为南宁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深刻地影响着南宁人的生活。
据覃志华听父亲回忆,刚解放时,交易场的位置还属于南宁郊区,周边只有农田和坟地,当时很多农民自发将蔬菜、大米、肉类运到这里交易,逐渐形成了规模不小的郊区市集。不久,很多因城市扩路而没了生计的城市摊贩,也将摊位搬来了这里。
1953年,这个郊区市集已经非常热闹,每天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甚至远在亭子的农民,都不辞辛劳渡江来到这里卖东西,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里能赚钱。考虑到当时南宁市还没有一个像样的综合市场,政府在这里搭起了圩亭,规划了道路,建起了市场,并命名为“南宁市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此后10年,交易场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不仅有郊区农民运来的大量农副食品,还有城市摊贩销售的小吃、杂货,甚至国营企业也在这里摆起了摊位,经营日用杂货、大米粮油等等,人们还能在这里看到江湖艺人表演杂耍、拉二胡,可谓应有尽有,好不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