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正在利用沼气做菜。
“为民办实事盘点”
垃圾、污水、粪便等废弃物,经沼气池发酵后摇身一变,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燃气
广西半数农户建有沼气池
垃圾、污水、甚至是粪便等废弃物,经过沼气池发酵后摇身一变,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燃气。近年来,广西连续9年将农村沼气列入自治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不断更新换代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有406万户建设沼气池,沼气入户率达50.75%,受益人口达到2000多万人
1
既除臭,又省钱
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产沼气650立方米,相当于液化气18瓶,按每瓶80元计,价值1440元。值得一提的是,沼气池的原料原本是造成污染的废弃物。如此一笔经济账,让北海市合浦县石康镇十字路口村的村民感叹:既除臭,又省钱,何乐而不为?
2015年12月29日,该村村民曾晓倩像往常一样,打开炉灶炒菜。然而记者却找不到燃气罐,在曾晓倩带领下,记者在其家猪圈背后找到了答案,原来,曾家所有的养殖粪便、污水都排进了一个直径近3米的池子,经过发酵后产生的沼气成为厨房能源。曾晓倩说:“用上沼气后,厕所、猪圈里的粪便直接被冲进沼气池,臭味没有了,蚊蝇也很少了,做饭方便又清洁,关键是不用买煤气了。”
广西农村能源办公室介绍,目前全区累计有406万户建设沼气池,入户率排在全国前列。以沼气为主、多能互补的农村节能减排新格局已现雏形。据统计,这406万户的沼气池年产沼气量约16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255万吨标准煤,年处理粪污7900万吨,减少甲烷排放约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7万吨。
|